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风土人情 查看内容

增城3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濒失传

11-1-23 03:22|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259| 评论: 0|来自: 广州日报

摘要: 因为材料紧缺、不懂市场,榄雕前景黯淡;因为传统渐失、传人无多,舞貔貅濒临失传;因为成本太高、技艺失传,舞火狗已无传人。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增城三宝”的三大民间工艺和表演“严重告急”。相关传承 ...

          因为材料紧缺、不懂市场,榄雕前景黯淡;因为传统渐失、传人无多,舞貔貅濒临失传;因为成本太高、技艺失传,舞火狗已无传人。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增城三宝”的三大民间工艺和表演“严重告急”。相关传承人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现出了对传与承的担忧。成本过高也是阻碍“增城3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自2003年开始,增城市文化馆曾多次鼓励麻车村村民再次举办“舞火狗”活动,但都因经济条件不足流产,“以2010年12月28日的‘舞火狗’为例,当晚仅舞半景消耗的香竹、竹篾就达上万斤,整个活动花费达200多万元。”

 

 

没人会扎也不会舞 舞貔貅停演25年

       “舞貔貅”是增城派潭镇等地客家人的传统舞蹈节目,又称“舞客家猫”、“客家醒狮”,是当地客家人逢年节、开店铺、建新房等喜事而举行的表演活动。主要通过口传身教的方式代代相传。属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其起源,根据民间的说法,一说是兴起于明末,一说是起源于清乾隆年间,即增城客家人大批迁入增城的年代,距今约270年。据介绍,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客家猫舞”最兴旺的时期,男女都可表演。改革开放以后,受社会经济转型的影响,“客家猫舞”迅速衰败,只有少部分以自娱自乐的方式保留着这门传统舞蹈。1983年左右,增城的大部分乡镇就不再表演舞貔貅。

        “貔貅象征吉祥和财富。”派潭镇前任文化站站长张淀渊告诉记者:“貔貅舞和舞狮相似,也是由两个人合作完成,最大不同是貔貅的头面部和醒狮差异大,面目狰狞。在貔貅舞里面,一开始貔貅是恶兽,被人降服后变成了瑞兽,表达吉祥和瑞的意思。”不过,张淀渊说,现在的年轻人都进城打工,受多元化文化的影响,已经远离了传统的客家文化。“他们更向往现代的东西。因此,他们对这种民间艺术表演以及貔貅的象征意义都已经不感兴趣了。”

棠村貔貅队是目前演练最活跃的

       “而且,这种表演,收入甚微,年轻人当然不愿学习这种表演艺术了。”张淀渊说,“舞貔貅”的困境在于目前各镇懂得貔貅制作和表演技艺的村民已经不多,即使知道一点的,也基本都已经年过花甲,再加上又没有年轻人愿意学,所以很难传承了。据介绍,“舞貔貅”的传承人是派潭镇的张永木和张文亮。他们是堂兄弟。他们组建的棠村貔貅队是目前演练最活跃的地方,但因缺乏经费,演出机会少,且鲜有外界的关心和支持,该貔貅队成员已经开始产生退意。张淀渊说,“舞貔貅”是一种传统表演,不像工艺品需要接受市场的检验。但同时,它毕竟又需要一定的经费。因此,要想挽救这种民间表演艺术,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引导,多宣传一些传统文化。这样,这种表演艺术才会有“市场”。


新塘乌榄核为最佳的榄雕材料

        榄核雕刻,简称榄雕,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城新塘是这门精妙的民间工艺的发源地。因为增城一带自古盛产乌榄,尤以新塘的乌榄核大仁小,被视为最佳的榄雕材料。榄雕在新塘已流传300多年,在清代属贡品。清咸丰四年(1854年),新塘乡艺人湛谷生创作的榄核舫“苏东坡夜游赤壁舫”最为有名。小小的榄核舫,舫中置一桌、3人围案而坐,旁边还蹲着一个书童煮茶,船后有船娘把舵,船的两旁有8扇通花窗,皆可开合;船头的小链条也以榄核雕成,环环相扣,船底刻有苏东城《前赤壁赋》全文共537个字。2008年已经78岁高龄的黄学文,曾任增城市二轻艺雕厂厂长长达10年之久。他出身于榄雕世家,祖父、父亲都是榄雕艺术家。尽管现在榄雕似乎已经“过时”,但黄学文手中的刻刀一刻也没停下来,榄雕,仍然是他退休生活的主要旋律。黄学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起榄雕,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待遇低没销路艺人纷纷转行

       黄学文告诉记者,20世纪30年代,增城榄雕曾是外国客商眼中的“香饽饽”,榄雕也因此而一时兴旺。抗战期间,榄雕一度受到严重阻碍。建国后,在政府的支持下,榄雕生产重新恢复。“1973年,增城市组建了艺雕厂。”黄学文说,他从艺雕厂组建时就担任厂长,“那时是计划经济,我们拿固定工资,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当时的产品主要用于外销,由工艺品出口公司来帮我们销售。”“到了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工艺品出口公司也因为我们产量少,不再给我们订单了。”黄学文解释,因为榄雕是纯手工制造,不能借助机器,所以,一个人一天最多雕几个,“在工艺品出口公司看来,当然是‘小儿科’了。”没有了工艺品出口公司的订单,从没搞过销售的艺人们也不知道怎么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卖不出去,当然就没有经济效益。这让本来工资就低的小厂更留不住人了。“于是,许多年轻人都下海转行了。”

年轻人不愿意学这门技艺

        说到工艺传承,黄学文感叹,当年进厂时最年轻的艺人,到现在也已经五六十岁了。而且,大多已经转行,“现在几乎只有我在做了。”他说,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来学这门技艺了,这门技艺要学会,两三个月就行了,但要能出精品,把这门核心技艺传承下去,不仅要有恒心,更要有一定的修为。“这不是每个年轻人都能做到的。”另外,“对于榄雕而言,榄核越大越好。可是,现在因为土地开发,乌榄树越来越少,大榄核越来越少了。有时很难找到适合雕刻的榄核。”至于榄雕这门艺术能不能传承下去的问题,黄学文说:“如果能赚钱,还怕没人来学吗?问题是,到现在还没人对市场进行研究,国际国内市场到底需不需要榄雕作品,需求量有多大,市场喜欢什么样的产品,这些我们都不懂”。榄雕的传承人黄文学接受记者采访时更是直言:“如何把榄雕这门艺术传承下去,说实话,我心里也没底。”


编织成本太高 舞火狗快失传

       “舞火狗”起源于增城石滩镇麻车村。根据当地传说,“舞火狗”舞蹈游_行活动始于明嘉靖年间。当时村中流行瘟疫,村人无对策。在一位“地理先生”的指点下,全村男女老幼一齐动手,用稻草扎成草狗(即扎得紧紧的小草捆)并插上粗香,通过“舞火狗”游_行驱走了瘟疫。全村躲过了一场灭族之灾。此后,麻车村人丁兴旺,“舞火狗”活动也代代相传,并逐步演变。到明末清初,村民们开始用竹篾扎出形态各异的“火狗”形象,即各种禽畜模型。

        至清雍正年间,“麻车火狗”初步形成一套独特的大型民间艺术活动形式。它不仅暗含驱瘟避邪的意愿,还逐渐演变为欢庆丰收和祈祝来年的游艺活动。在游_行表演过程中,虽没有音乐配合,但村民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场面热闹非凡。具有很强的族群凝聚力。据说,增城麻车村是一个汉族单姓大村,却世代与相邻族群和谐相处,未出现过宗族之间和宗族内的械斗现象。不过,由于“火狗”编织技艺面临失传,而且编织成本太高,目前的“舞火狗”游艺活动处于严重的“濒危”状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