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以历史文献分析增城区客家聚落 探究客家族群的聚落演进过程和作用机制

18-1-1 02:41|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188| 评论: 0|原作者: 林琳/李诗元/曾娟

摘要: 虽然客家聚落产生的历史较短, 但早已成为当今岭南最重要的聚落类型之一。以广州增城客家聚落为研究对象, 采用条件logit、历史文献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 探究客家聚落演进过程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客家常选择血缘、 ...


3.3.2模型组二

模型组(二)的实证结果如表2。与表1类似,表2模型(5)、模型(6)、模型(7)和模型(8)xtjg、xtxs、kj和gfkj的系数都显著为正,进一步证明明清客家先驱在选择定居位置上倾向于根据其身份认同形成集聚,具有向北部广府聚落融入的趋势。表2中四个模型ymjl系数,hljl系数分别显著为负和显著为正,进一步证明客家先驱倾向于选择离迁出地更近的聚落迁徙定居,并倾向于选择远离河流形成聚落。三个模型jtjl的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聚落中心点至交通中心的距离越远,该镇越可能被选择,表明客家先驱倾向于选择远离交通中心位置形成聚落。

客家族群内部关系,以及客家与广府族群良性互动关系是增城客家选址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当今增城新农村文明建设的重要历史基础。模型组一和模型组二综合表明血缘地缘为基础的群体属性、地理空间距离、近山远水、与交通中心保持距离等都是客家先驱移民选址决策的考量因素。同时客家的选址行为进一步反映增城客家与广府具有相互融合发展的趋势。



从模型的结果来看客家倾向于选择山区发展聚落,表现为远离南部平原的广府集聚区。相反模型中gfkj又证明客家具有向广府聚落靠近的趋势。出现此等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因为南部为增城最早开发的成熟地区,聚落密度大,人口众多。增城南部东江三角洲在宋元时期已经形成,汉民南迁开发了大量土地,客家迁入的明中后期南部平原和增江两岸已成广府人的鱼米之乡。

如广府新塘的沙村于乾隆年间所修的《陈氏族谱》中绘制了详尽的聚落图,从中可以看出南部广府聚落房屋建筑已极其稠密,祠堂支房众多,表明当时人口已近饱和。二是客家在封建农业社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扩展性。客家具有勤俭、刻苦、更有团结性和不论男女均能从事体力劳动的特点,这些优点使得客家在封建农业社会能够从事条件恶劣的山区开发和生产劳作,相对其他族群客家人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

增城北部在明清客家迁入之前主要是宋元广府人开发的聚落。当客家在增城获得发展且经济实力增强之后,竞争力和扩展能力增强,积累了在增城北部原广府地区替代广府聚落的能力,即客家通过购买房产和援助他人等方式不断替代广府人来发展客家聚落,促进了向北部广府聚落靠近及相互融合发展的趋势。

3.4客家聚落演进机制

客家聚落在增城北部资源的吸引和广府族群的反作用力下逐步形成。从客家定居地址选择模型的结果可知,增城客家选择远离交通中心和远离主要河流的山区形成以血缘为主体的聚落。罗浮山和南昆山的余脉环绕增城中部及北部,在增城形成山谷和盆地成为客家迁入增城重要的自然条件。据地方志的记载分析,增城客家移民主要集中在清朝康熙和乾隆年间,当时南部平原地区已经形成人口稠密的广府聚落,北部虽然战乱较多但荒田数量巨大,在南部广府聚落形成排挤之势和北部资源条件吸引双重作用下,客家最终选择了动荡的北部开基定居从而在增城产生了客家聚落(图4)。

迁入增城的客家经历多代的发展,因人口增长导致人地关系矛盾突出,其后代向境内续迁扩大了客家的分布范围。清末一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客家人通过援助广府人的形式,获取了河流谷地较好的地块形成向增城南部拓展的趋势,从而基本上确立了增城客家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且延续至今(图5)。

播迁、裂变和替换是客家聚落持续演进的三种形态。从明清增城客家的演进历程来看,随着客家人的迁入和繁衍,客家聚落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增城最重要的聚落文化景观之一。客家由播迁所至,在不同时代背景和发展条件下,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推动客家聚落在增城不断拓展。播迁形成的客家聚落,是客家聚落演进的基础和重要前提。裂变是客家聚落基于宗族血缘关系的进一步扩展。替换是客家综合实力增强且与土著公平竞争的结果,是客家聚落演进的高级形式(图6)。

客家在迁入增城初期处于朝代更替最动荡的阶段,增城受到战争破坏性因素的影响迫使土著人口逃亡,产生普遍的田地荒废现象,但对客家迁入却产生了吸引作用。另一方面广府长期占据增城南部平原及增城较好的河谷盆地,对客家迁入产生反作用力。增城的实际情况使得客家远离主要的广府集聚地,寻找对自己发展有利的区域拓展聚落。

一般来说客家会选择安全的区域开基。李小建认为安全与便利是古今聚落选址中的共同取向[34],王恩涌等认为农民往往选择合适的地点形成聚落以防止盗匪的抢劫[35]。而增城客家则选择动荡的山区开垦主要是因为客家聚族而居[36-39],客家住宅建筑形态和结构均具有防御和抵抗外侵的能力,增城客家这些优点都是继承和发扬客家核心区精神和文化的结果。

另外客家族群具有丰富的山区开发经验,客家同时具有艰苦奋斗和勤于耕读的优秀品质,综合增城的现实状况客家族群形成向增城山区开发和复垦的动力。客家在增城劳动力短缺及土地资源等的拉动作用下迁入,由播迁所至开基形成客家聚落。另外部分客家人直接入住土著荒弃的村庄,播迁而来并替换土著转化成为客家聚落(图7)。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