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风土人情 查看内容

增城区正果镇黄屋村老戏院 屹立60年不倒 白天做棚景 晚上看大戏

19-1-15 10:19|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3650| 评论: 0|来自: 广州日报

摘要: 广州市增城区正果镇黄屋村坐落在增江边,被群山环抱,是一条仅有800多人口的小村庄,虽然袖珍,却有400多年历史,村附近有增城最早的县城旧址,为被誉“增江第一湾”的南北交通咽喉之地,商贸一度繁荣。随着时代变迁 ...

增城区正果镇黄屋村老戏院 屹立60年不倒 白天做棚景 晚上看大戏
(广州市增城区正果镇黄屋村已有400多年历史)


偏远乡村为何建起大戏院

这样一座偏远乡村为何会建起这样一座大戏院?采访中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记者脑海中,直到深入了解到黄屋村更多历史,才找到答案。黄屋村附近曾有增城最早的县城旧址,即二龙争珠街,商贸曾一度繁荣。在村民带领下,记者在村落旁一片山林中找到古渡、古桥遗址,如今古渡只剩下两级孤独青阶,古桥被荒草掩盖。黄美金介绍说,古渡古桥区域正是增城第一个县城驻地旧址,名叫二龙争珠街

。增城人称县城为“街”,这里也被称为增城第一街。增城的“街”代表商业集散地,“街”比“圩”或“市”还要大。“我们村占据增江第一湾,是南北交通的咽喉之地,在村里没有开通公路之前,从惠州龙门到增城都要经过这里,从二龙争珠古渡到龙潭埔,再坐渡船才能抵达增城、广州。”黄屋村副村长黄伟章说。

据了解,五代十国前,黄屋村一带形成了货物集散的格局,它濒临广州,北上可抵博罗、龙川等地,为北上南下贡赋军需运营的必经之地和生活物资集散之地,有为粮油布匹、日用杂货、五金陶瓷、增江特产集散中转的专用码头,其繁华名扬南粤大地。据《印象正果》记载,在公元201年至627年这426年时间,还没有正果这个名字,更别提有黄屋村。

当时,所有的政治文化商业活动,都在增城建县的第一个县城“二龙争珠”街。二龙争珠街为县城驻地800年左右(公元201-984年),宋初,县驻地迁至东街,改二龙争珠街为二龙争珠纤(仍然是金牛都的商业中心,金牛都是正果镇的前称),直至金牛都的主圩场迁至正果,二龙争珠街才被正果所取代,二龙争珠渡之名一直沿用至今。黄屋村紧邻曾经的繁华“增城第一街”,也便造就了村落的兴盛。大戏院旁黄屋村旧居片区便是见证。

迈进旧居院门,成排青砖旧屋鳞次栉比,规格、朝向统一整齐。黄伟章说,旧屋片区共有280栋老房子,整个村落占地25亩,横竖50多条石板路互通互用,通到每户人家的大门口,连接起千丝万缕的亲戚关系,目前古村区域只有一户老人留守。增城古村之友负责人武文溥表示,二龙争珠街因水而居,因水而旺,也是因水而衰落,“之前黄屋村经常遭遇水浸,增江建设大坝后,水浸缓解,而增江航道货运也受到影响,加之公路运输的崛起,这里衰落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过去广州乡村怎样“做大戏”?乡村都在哪里“做大戏”?

在广州,乡村戏院并非黄屋村独有。记者走访发现,在白云区蚌湖墟、从化钱岗村等地也有保存类似乡村戏院、戏台。然而对于广袤的乡村大地而言,这些戏院戏台仍是少数。著名粤剧研究专家蔡孝本表示,目前,在珠三角乡村老戏院老戏台保存并不多,露天戏棚竹木搭建匠人主要来自湛江、茂名高州等粤西地区。蚌湖戏院坐落于流溪河沿岸古墟中,旧墟衰落,戏院也变得无人问津、破败不堪。这些乡村戏院戏台诞生于曾经的繁华商贸之地,或依附于祠庙等宗教建筑或礼制建筑。而在更大多数的乡村,粤剧粤曲演出多以天地为舞台,在祠堂前空地临时搭建露天戏棚开唱。

过去,农村演戏多由群众筹款(也有公尝庙尝出钱)搭戏棚、戏台,然后雇请戏班演出。此时也诞生了相关中介机构,粤剧艺人于同治七年(1868)成立吉庆公所,会公布粤剧各戏班班名、演员、剧目等,与进城买戏者签订合同、订明“戏金”。这种情况持续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城市开始有固定的戏院,茶楼戏曲也开始兴起,粤剧粤曲表演在城中供不应求,粤剧演出的重心渐渐从农村转入城市。

如今,乡村粤剧粤曲表演则主要依傍于本土私伙局。近年来,广州粤剧私伙局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如今已有1300多个,活跃在广州大大小小的街道和社区。政府越来越重视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粤剧粤曲,筹措资金,提供场地,繁荣基层文化。比如,白云区横沥村将村里空置的工厂宿舍腾出来给龙凤剧社作活动场地。而更多乡村私伙局则固定在村内祠堂、老年活动中心等固定场所开局。

乡村什么时候“做大戏”?

与城市演艺倾向艺术表达不同,乡村演艺更加注重民风民俗。广府乡村做大戏多是“春祈秋报”,即在春种前和秋收后,避开农忙节气。蔡孝本表示,粤剧表演行业有一句话说“五穷六绝七翻身”,指的是粤剧粤曲表演到了农历五月演出就很少,农历六月就更没有了,农历七月演出就慢慢多起来,最旺的是春秋两班,春班是农历一月二月,秋班是农历八九十月份。春节前后,广东乡村做大戏盛行。在广东老一辈人心中,有“无戏不成年”的说法。

这是因为每年的农历一二月是这些诞会日最为集中的时候。一月有初七人日和元宵上元诞。二月有初一、初二的土地诞、初三文昌诞、初六东岳诞、十三洪圣诞、十八有船上大姑诞,十九是著名的观音诞。“一部戏剧戏曲史,就是一部诞会民俗文化史。”蔡孝本说,粤剧粤曲艺术从一开始就与民俗密不可分。白云区一位粤剧粤曲爱好者谢先生告诉记者,历史上白云区乡村中的社庙祭祀、酬神祈祷、节令喜庆、丰稔雨调,当地人都喜欢请戏庆贺,各村乡间剧社交流,互作演出,已成风气。

乡村“做大戏”都唱什么?

有研究指出,在早期农村露天戏棚时代,所演剧目多为历史题材的武场戏。演出时往往大锣大鼓,形成火爆、热烈、粗矿、激越的表演风格,唱腔高亢。“当时没有扩音设备,要克服户外露天环境下风急声弱的情况。”随着粤剧逐渐进入城市、进入剧场,其艺术风格也起了变化,由武戏为主转向文戏为主,由侧重武功技巧转向侧重唱功。

“粤剧粤曲先天带有原生态广场艺术的特色,是一种表现艺术,非体验艺术。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独特风格,而不是千人一面。进入城市剧场后,粤剧粤曲从唱腔、伴奏配乐都发生了改变,唱法更细腻了,变成了一种剧场艺术。”蔡孝本表示,粤剧艺术中“哭、笑”动作都有一套完整的表演形式来规范,动作夸张、重复,甚至有些“变形”,这正就是广场艺术的特质,如果没有这些,站到后面的人可能听不到、看不清。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