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古邑歌谣多:优秀的增城民谣来自民间 沉淀着群众的追求 代表着老百姓的心声

22-11-22 07:37|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799| 评论: 0|原作者: 湛汝松

摘要: 民间歌谣,简称民谣,也称为民歌。它是劳动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加工而成的诗歌。优秀的民谣,来自民间,沉淀着群众的追求,代表着人民的心声。长期以来,民间歌谣流传 ...
民间歌谣,简称民谣,也称为民歌。它是劳动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加工而成的诗歌。优秀的民谣,来自民间,沉淀着群众的追求,代表着人民的心声。长期以来,民间歌谣流传于乡间或市井,被统治者和多数文人视为低级甚至鄙俗之作而难登大雅之堂。不过,也有不少雅士认为民谣也是文学的组成部分。

岭南清初三大家之一的屈大均在《广东新语》“粤歌”篇开头就说:“粤俗好歌,凡有吉庆,必唱歌以为欢乐。”然后详细论述了广东民谣,对民谣给予高度的评价。20世纪80年代初,民间文学界的有识之士,面对转型期中国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激烈碰撞,怀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发起了一项大规模的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倡议在全国范围内收集整理包括民间歌谣在内的民间文学。


1984年5月28日,文化部(今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签发《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2003年2月,在中宣部的支持下,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还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全国启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广大民间文学专家、爱好者和群众都在积极行动。广州市继1989年编纂出版了广州民间故事集成《羊城人仙神》后,又于1998年、2007年先后出版了谚语集成《广州话熟语大观》和民间歌谣集成《广州民间歌谣》。增城民间文艺家协会积极响应倡导,发动会员开展调查,于2010年完成编纂并出版了《广东民间故事全书增城卷》,获得上级有关部门的奖励。

新塘镇更一马当先,于2008年编纂了《新塘民间故事选》,开创镇级编印民间故事选的先河。近几年,增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在整理民间文学的道路上一直没有停步。于是,一部包括厂府民谣、客家民谣、新民谣、嫁娶哭丧拜神游戏歌、客家山歌,并附录増城土话、客家特别用语语、增城主要节日习俗等的《增城民谣》也将与读者见面。这是广大民间文艺家,在不同的岗位以不同的形式在抢救民间文化遗产以及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工作中收获的成果。

凡是历史悠久的城市和乡村,都蕴藏着丰富的民间文学。增城位于经济繁荣、历史文化悠久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一个有两千年历史,既有富饶的水乡又有美丽的山村、既有广府人又有客家人还有畲族同胞居住的古邑。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江河与山岳交集,广府、客家和畲族习俗共存。多元文化在“和而不同”中交融、碰撞,产生绚烂多姿的文化火花。

增城,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何仙姑、古成之、崔与之、陈大震、湛若水、胡庭兰、赖际熙、郭继枚等历史文化名人。加之何仙姑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挂绿荔枝是闻名中外的奇珍异果,还有扒龙舟、舞火狗、舞貔貅、帅府爷巡游等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习俗。这都是增城民间文学的源泉,都为增城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养分。当然,由于历史时代的局限,流传于民间的文学也有不健康的因素。因此,我们在收集整理时必须有所扬弃,承其优秀,去其糟粕。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因此,抢救包括民谣、民间故事在内的民间文化遗产工程还在路上。《增城民谣》问世,不是收集整理民间文学集成的结束,而是新征程的开始。“笔墨当随时代。”增城人不仅希望发掘出更多优秀的增城民间文学,见到更多优秀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和其他民间文艺作品,更希望读到更多反映伟大新时代的优秀文艺新篇章。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