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文学作品 查看内容

拜谒增城市派潭镇小迳村革命根据地

11-10-23 07:41|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3092| 评论: 0

摘要: 派潭镇是增城市著名的革命老区,到1993年止就有18条村被上级批准认定为革命老区村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小迳村。早在1937年9月,小迳村就成立了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自卫队,一边配合正规军对日作战,一边发动群众开展抗 ...
派潭镇是增城市著名的革命老区,到1993年止就有18条村被上级批准认定为革命老区村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小迳村。早在1937年9月,小迳村就成立了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自卫队,一边配合正规军对日作战,一边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从1940年起至1949年,该村先后成为中共增城后方县委机关、中共增龙县委机关和中共增城县委机关的驻地,在东江革命斗争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洇过正义之血;这里的每一块砖头都铭刻过不朽之诗;这里的每一株草木都疯长过野性的传奇……青山作证:这里是铁打的盘营——小迳革命根据地中共增城县委旧址!

1945年秋,日本投降。同年10月某日,宋刚和陈李中接令率东纵第四支队某中队从小迳壬山夜间密返东坑。一夜急行军,至第二天拂晓,国民党以大包围的形势突袭东坑。双方展开激烈的交战。村中突围,服务员陈子胜从东门冲出时,不幸胸部中弹壮烈牺牲。前路封锁,队伍只得冒着密集的弹雨突围撤上后山。敌人也尾随跟了上来。情况十分危险,宋刚即率部转移到“张公撒网”后面的一个制高点隐蔽起来。

敌人误以为已将我部击溃,在占据了的“张公撒网”山顶趾高气昂地东眺西望。此时此刻,愤怒的宋刚从机枪射手陈福兴手中夺过机枪,指挥部队向敌人发起猛烈的进攻。刹时间,震天的枪声在山峦中回响,敌人慌忙撤出“张公撒网”。山下,东坑村庄正冒着滚滚黑烟,敌人正放火焚烧群众房屋。宋刚即命令集中火力向山下射击,同时率领部分战士勇猛向山下冲击,敌人在我军强有力的打击下,仓惶朝水口冚方向逃窜……
   
会晤小迳革命根据地增城县委旧址,我是从这个战斗故事开始的。在通往小迳的村路上,汽车一路缓缓行驶,我们的向导文化站的张淀渊老师也一路喋喋不休的向我们讲述,说到动情处,张老师已然声音低沉,眼眶发红。这是一场典型的敌强我弱、以少胜多的战役。就在我从张老师的表情中惴摩出一些端倪来的时候,我的内心反而因此变得压抑、沉重起来。

我急急打开车窗,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的青山。那青山既像波浪一样连绵起伏,又像手臂一样相互纠缠,每一个豁口,即是一片光亮,即是通向一个更大世界的通道。张老师的故事还在断断续续,而我的内心早已发出一声感叹:尚不知有多少忠骨埋在这苍翠的青山下啊!

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红色寻根之旅。我为追寻一支铁血之师而来。我们从派潭镇政府出发,一路向西,约莫20分钟行程就到达了目的地。下了汽车,顺着张老师手指的方向,我们远远地就看到了青山掩映之下的那红色革命中增城县委的旧址。
   
这里是小迳东升社。有十来户人家,房子建筑在传统的错落有致中又略带现代风格,屋檐下的竹篙上摊晒着各种颜料的衣服,从这些衣服中,我们可以窥见这里的群众在经过漫长的抗争和拼搏之后,生活逐步过得比较安逸、充实而又富足。增城县委旧址就在这些房子的右后侧。一个老妇人似乎早在此迎候我们。老妇人和张老师是熟悉的,见我们进来,她与张老师打了一声招呼,就径直领着我们到旧址去。

从人家到旧址不足100米,经过一条窄窄的青石小路,再经过一个清澈的池塘,转眼功夫就到了旧址的禾场。据史载,派潭建筑千百年来就有中原文化和南粤文化特色,由田、塘、坪、屋与后龙山构成一体,利于抵抗外来侵略,这不能不说是劳动人民的一种智慧。而此刻出现在我眼前的增城县委旧址,刚好吻合了这一智慧的特征!
   
老妇人应该70多岁了,一张沟壑密布的脸掩饰了她昔日的芳华,但我看到的却是一张穿越过秀美刚烈的厚土的脸!老妇人带我们进来的时候,嘴里一直在用方言絮絮叨叨,我听不懂她在说什么,要求她用普通话说话。原来她一直在重复一句话“这里曾经是全民皆兵,这里曾经是全民皆兵……”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