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增城市麻车村的粤剧文化 荔乡艺苑的奇葩

11-12-28 05:46|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011| 评论: 0|来自: 增城日报

摘要: 2011年12月23日晚,增城市曲艺家协会理事单位在石滩镇麻车村正式挂牌成立,麻车村曲艺粤剧团进行现场表演,市曲艺家作现场指导。当晚,石滩镇麻车村内,锣鼓阵阵,爆竹声声,增城市曲艺家协会有关专家,麻车村干部、 ...

2011年12月23日晚,增城市曲艺家协会理事单位在石滩镇麻车村正式挂牌成立,麻车村曲艺粤剧团进行现场表演,市曲艺家作现场指导。当晚,石滩镇麻车村内,锣鼓阵阵,爆竹声声,增城市曲艺家协会有关专家,麻车村干部、村曲艺团业余演员等100多人共同庆贺麻车村成为增城市曲艺家协会理事单位,并现场举行挂牌揭幕仪式。挂牌仪式后,麻车村曲艺粤剧团进行现场化妆,作示范表演,乐队伴奏、演员表演粤剧《七月七日长生殿》,向观众展现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杨玉环在长生殿中动人的爱情故事。



成为曲艺家协会理事单位

增城市曲艺家协会的艺术家们对演出作了深刻的指导,并为麻车村拥有如此好的场地和演员表示高兴。据了解,麻车村曲艺粤剧团由麻车文工团演变而来,已有40多年历史,现有业余演员40多人,每逢节假日都会在麻车村剧院内进行表演,丰富麻车村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此外,麻车村曲艺粤剧团还经常到三江仙村等地进行表演交流,丰富和发展曲艺粤剧文化。

舞动的水袖,圆润的歌喉、紧凑的情节、华丽的唱词……每逢节假日,麻车村剧院里总是热闹非凡,《搜书院》、《附荐何文秀》、《碧桃锦帕》等一批粤剧经典佳作在这里轮番上演。这是麻车村为丰富村民业余生活而举办的粤剧曲艺欣赏活动,由麻车粤剧团负责排演。增城市曲艺协会的艺术家曾这样评价道:“麻车村拥有优良的曲艺文化传统,麻车粤剧文化源远流长,深受群众欢迎,为麻车村拥有良好的演出场地、执着的演员、热情的观众而感到高兴。”

源远的粤剧传统

麻车村位于增城市石滩镇北部,现有20个合作社,总人口约有10000人。这个村建成于南宋时期,距今已有700多年,古迹众多,文化氛围浓厚。每逢节假日,唱粤曲、看粤剧是麻车村村民最喜欢的群众文化活动。“记得是在解放前,一个粤剧班来到我们村表演,他们在村头搭了一个棚就表演起来了。粤剧班的到来深受村民的欢迎。一个月后,一个自然村就将这个粤剧班请了回去,让他们教村民唱粤剧。

后来,其他自然村也纷纷请粤剧班回去教授粤剧,就这样,麻车村就掀起了一股学唱粤剧热潮。”麻车村村民83岁的老人刘显光向记者介绍麻车村粤剧文化的起源。“建国后,麻车村经过改造分为四个农业合作社,分别是前进社、阳光社、东升社、绿机社、每个社都有自己的业余粤剧社。1957年,麻车大队将四个农业合作社的粤剧社合并成为麻车文工团,并分给麻车文工团一块田地,让他们一边农作一边练戏。

当时文工团有五六十人,主要为村民表演粤剧、歌舞等。那时,每场演出几乎都是爆满,座无虚席。”刘显光说,“到了70年代,由于各种原因,麻车文工团被解散。1979年后,村里喜爱粤剧的村民再次聚在一起成立麻车粤剧团,并得到村‘两委’的大力支持。凭着村民的热情与执着,麻车粤剧团一直坚持到现在,每逢节假日都为村民奉献粤剧大餐。”

几代人的苦心经营

“麻车文工团成立之初,由于没有经费、没有演出道具,文工团的团员们,男的去河里捕鱼,女的到山上砍柴割草,然后将鱼和柴草拿到广州去卖,把挣来的钱用来购买戏服,添置道具、乐器。最后在大家的努力下,文工团就发展起来了。”刘显光说。为提高技艺,麻车粤剧团非常重视学习,时常趁着广东粤剧团名家下乡送表演的机会向名家讨教。“60、70年代,广东有名的粤剧家罗家宝、林小群、刘美卿、关国华等经常到麻车村表演,我们就抓住这些机会向他们学习,团员的技艺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得到提高。”麻车粤剧团团员刘细侣说。

麻车粤剧团团长刘柱华告诉记者,正是几代麻车人对粤剧独特的爱与执着让麻车粤剧文化经久不衰,“我的师傅刘佛培以前是剧团的核心乐手,病重时仍挂念着剧团的发展,一心想找一个能继承他技艺的徒弟,最后他挑中了我,虽然他仅教了我20多天就离开了人世,但他对粤剧的热爱和执着让我非常感动,这也坚定了我要传承和发扬麻车粤剧文化的信念。”

粤剧要发展培养观众很重要

刘柱华介绍说,现在麻车粤剧团有40多名团员,以中年人为主,文武生、花旦、青衣等演员角色齐全,布景、乐器等道具齐备,表演作品有《搜书院》、《附荐何文秀》、《碧桃锦帕》等30多部,深受观众喜爱。同时,麻车粤剧团还经常到三江、仙村、东莞等地表演交流。

他也告诉记者,由于社会发展,群众文化娱乐生活越来越丰富,受流行音乐,电视节目的冲击,粤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看粤剧的观众明显减少。“发展粤剧文化,除培养人才外,我觉得更加重要的是培养观众。若是我们从小就培养孩子欣赏粤剧的能力与兴趣,在教材中加入一些优美的粤剧剧目,引导孩子了解粤剧,喜欢粤剧,粤剧也就有了发展空间与市场,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就能得到传承。”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