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增城概述 查看内容
新闻热点 增城概述 政务文宣 人物事迹 文学作品 吃喝玩乐 风土人情 千奇百怪 历史文化 观点社论 便民服务 商务情报

增城市正果镇畲族小学 刻意保留的“麻雀学校”

12-10-12 08:46|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740| 评论: 0

摘要: 一片操场,一幢两层的小楼,两间课室,12名学生,4名老师,这就是增城市正果镇畲族小学。它是广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点学校,也是目前广州市最“袖珍”的小学。教育部门多年来对该校持续投入,一是为保障适龄儿童就 ...


学数学的校长改教语文体育音乐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亲切。”记者日前到访时,畲族小学五年级的同学们正在上语文课,学的课文是《我的“长生果”》。语文老师、校长盘国辉要求每位同学读一个自然段。畲族小学只有两个年级,五年级有9名同学,其中5名男生、4名女生。一年级只有3名新生。学生们读完一遍课文,盘国辉点了一名男生,请他读出课文中的生字及其拼音。接下来,老师让学生去纠正朗读中出错的学生。孩子们三三两两地讨论起来。盘国辉说:“这个班还能开展一下课堂教学活动,比如这种小组讨论。”

畲族小学有4名老师,校长盘国辉是老增城师专的毕业生,畲族人,也是小学所在地——吓水村的居民。他从学校毕业就来到这里,现在已经是第20个年头。盘镜明和来土根老师也是畲族人、本村人。李文军老师是汉族人,他家住在离学校15公里之外的水口村。老师们不得不身兼多职。比如校长盘国辉,在师范学的是数学专业,但他现在要带五年级的语文、体育、音乐和综合实践课程,也兼带一年级的体育和音乐。来土根教五年级的英语,他坦白告诉记者:“我的专业不是这个,现在是边学边教。”

路远孩子带米带菜到校搭伙

畲族小学的12个学生中,一年级的来家燕、来钰莹和来子龙,五年级的来彩燕共4人来自通坑合作社。通坑合作社离畲族小学有7.3公里,他们需要坐班车上下学。11岁的来彩燕描述了自己的一天:“每天早上6点钟起来,6点半到村口去等班车。班车7点钟到学校。我到了就打扫卫生,教室和操场都要打扫。有时候头一天的作业没做完,我就补作业。然后上课。我们村的四个(孩子)中午都在学校吃饭,从家里背的米和菜,学校有厨师做。米可以一次背多一点,菜就每天带新鲜的。下午5点钟,班车到学校门口接我们。”

来彩燕说,有时候下大雨,伞都挡不住雨。但她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上学路,并不觉得辛苦。况且,学校里有同学,热闹得多。来彩燕说,她喜欢上体育课、美术课和电脑课。不太喜欢的是写作业以及每天中午的时间。“别的同学都回家吃饭了,只有我们几个在学校,没人玩,没意思。”畲族小学的李文军老师家住在离学校15公里之外的水口村,每天早上他先上班车,到通坑村接上4个孩子,放学后又送他们回家。

自然出生率低招生靠“凑”

畲族小学是一所老校,创建于1951年。盘国辉介绍,创校时学生人数最少,只有6名学生;鼎盛时期曾经有97个学生。但这些年来,适龄学童逐渐减少。“畲族小学服务三个自然村,均为畲族聚居地。小学坐落在吓水村,5公里之外是榕树冚村,7.3公里之外是通坑合作社。目前三个村子共有354名居民。人口基数小、自然出生率低,是生源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增城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黄镜秋告诉记者,另一方面,这些年来部分畲族居民出外打工,会将孩子带出去上学。

有的年份,三个村没有一个适龄学生,有的年份只有1个或2个适龄学生,当年开不了班,只能多等一年跟下一届新生“凑”一个班。有的家长等不了,就把小孩送去镇上念书了。但这样一来,入读畲族小学的适龄儿童就更少,更开不了班。循环往复,导致几年都不能“凑”上一个班。比如说现在,一年级和五年级中间隔的三年,就没有新生入读。

根据增城市2004年编制的《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方案》,小学一般在墟镇和中心村办学。如果单看规模和硬件,畲族小学应该被撤并。但如果撤了,畲族的孩子只能去正果镇兰溪小学读书,这意味着很多学生每天来回要走20公里以上的山路。此外,畲族小学承担着保护和传承畲族语言、文化的使命。“有些出去念书的孩子现在一句畲族话都不会说了。”盘国辉说。

正果镇兰溪小学将结对帮扶

这所最“袖珍”小学教学条件、配套设施和教学质量如何?记者看到,学校有一块大操场,安了篮球架;教学楼的架空层摆着一张乒乓球桌。学校有专门的厨房,雇了一个厨工来给学生做午饭。教学楼的二楼有图书室、少先队活动室、电脑室。电脑室里,10台学生用电脑、1台教师用电脑整齐排列,前不久刚拉进了网线。五年级的学生说,上信息课时会学习一些基本知识。五年级学生开了11门课程,一年级学生开了7门课程,课程都开足了。

“因为学生人数少,老师在每个学生身上花的时间心思就多些,学生的成绩还是可以的。”盘国辉介绍,这几年畲族小学的成绩在正果镇能排到中等偏上。但学生和老师的进取心不怎么强。“学生不会特别看重学习成绩。一个班只有3个人,最差那个都是第三名。”学生人数少,有些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不了,教学设计无从实施,老师们感到无奈。增城市教育局副局长陈笑弟介绍,下一步拟让增城市北部的优质小学——正果镇兰溪小学“结对帮扶”畲族小学,提高其学校管理、教学教研、师资培训的水平。

实事求是保留“麻雀学校”

事实上,畲族小学就是一所山区“麻雀学校”。从2001年国家发起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以来,这样的“麻雀学校”是撤并的主要目标。畲族小学保存至今算一个少见的案例,折射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实事求是与合情合理。“在实施布局调整规划的过程中,我们考虑到了交通安排、学生安全、避免增加农民负担等因素,对待边远农村学校和山区学校的撤并非常谨慎。

增城没有出现过强行撤并。”增城市教育局副局长陈笑弟介绍,从2007年开始,增城市对因学校撤并造成上学距离超过3公里的学生进行补贴。学生交通补贴为每公里0.6元,学生的午餐补贴是每天1元。从2007年至2011年,增城市共补贴学生65100人次,财政补助总额为6695万元。根据增城市教育局提供的数据,目前需要接送的学生中,单程坐车时间最长的需要25分钟,平均10分钟左右,没有学生因路远而辍学。 3500227728695731 -->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增城论坛|新塘地图|派潭镇|石滩镇|中新镇|荔城街|崔与之|增城绿道|增城丝苗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