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忆访 只因单罗峰是始祖,莞单氏宗祠加个“小”.受访人单远鸿为单屋单氏后人,79岁.受访人单满球为单屋村志编写人,76岁. 1.记者:姓单的在东莞并不多,你们是从哪里迁居此地的? 单远鸿:我们单屋单氏的始祖是罗峰公,他在唐时就到了增城石滩落脚,传到第十世孙单子铨,那时大约是元代皇庆年间,单子铨就带着他的儿子鹤松、鹤林两人以及侄子西湖从增城石滩搬到石碣土冈居住,也即是如今的单屋。不过罗峰公死后葬在龙门,现在还保留着坟墓。 2.记者:如果追溯上去,西湖跟鹤松、鹤林是什么关系? 单远鸿:从罗峰公为始祖算起,到了六世祖国贵公生了两个儿子,仲齐和季鲁;西湖就是仲齐公的后裔,鹤松和鹤林的父亲单子铨是季鲁的后裔。目前单屋大约有单姓人口1200人左右,绝大部分是季鲁公后人,只有小部分是仲齐公的后人。单屋单氏还有人迁去了东莞高埗和广东连州等地。 3.记者:那单屋是什么时候立村的,以姓命村,是你们单屋最早来这里吗?目前还有没有其他姓氏? 单满球:这个也很难说,因为单屋以前是叫土冈的,也叫凤冈,民国初期才改为单屋村。也有可能是其他姓氏来这里立村,只是后来我们单氏发展迅速人口多后才改村名。不过根据目前可查到的资料,我们单氏先祖最早在元代过来这里定居的。目前全村有1300多人,其中单姓人口占了九成以上,只有少量的胡、袁姓人口。 4.记者:你们《单氏史料》资料是怎么来的? 单满球:我们单屋村的旧祖谱几乎都没有了,这本编写于2002,并在2005年重修过的史料,主要参考了增城的两部旧族谱。 5.记者:你们单姓出过什么名人?村志中有吗? 单满球:名人有一些,但村志中当时没有收录,我后来才增加收集了这部分。不过能被收录进入前段时间刚编好的《石碣镇志》里的,只有一个人,单兴诗,是清代的进士。其他人都没有列传。 6.记者:为什么你们单氏祠堂称为“单氏小宗祠”? 单远鸿:这是单屋立村始祖单子铨的祠堂,因为我们单氏都尊单罗峰为始祖,所以不敢称为宗祠,就加上一个“小”字。宗祠在1993年曾在港胞单智仁家族的牵头下修过一次;现在在镇、村的关心下,2008年10月开始进行全面的修缮。因为我是村中长者,也是长子长孙,祖先的排位都是我拿下来了,等修好了,再放上去。 7.记者:单氏小宗祠是东莞市级文化,能否介绍下? 单满球:这个宗祠是东莞现存大宗祠之一,建于明正德甲戍年(1514年),如今已经有近500年的历史了。宗祠前方有一亩方塘,视野开阔,有“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意境。宗祠的大门、牌楼以及柱子都是红木,据说是从越南、日本购进的。“文革”时,有居民拆掉祠堂楼牌后两侧的雕花壁当柴烧,当时还有人想拆掉楼牌主板,在村中长者的再三劝阻下才得以保全,但祠堂里供奉的四五百块单氏牌位,还是被付之一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宗祠改成了小学,乃石碣最早的完全小学,直到2000年新学校建好后,单屋小学才从祠堂搬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