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重点突破“四大一美” 增城以新型城市化发展引领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全面对接广州“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的战略布局,重点突破“四大一美”,打造“大生态”,建设“大交通”,发展“大产业”,构建“大管理”,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以水城、花城、绿城为特色的广州城市副中心,打造生态、休闲、智慧、幸福新增城。 1、打造大生态,努力建设最具典型的水城花城绿城 重点推进五大工程:1.挂绿湖水利工程。以打造代表广州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生态地标为目标进行规划建设,建成后水面10平方公里左右、生态产业保护区33平方公里、核心区65平方公里、综合保护区110平方公里,兼具防洪排涝、备用水源、湿地功能、气候调节、城市景观等综合功能。目前,一期工程顺利推进,已基本建成3平方公里水面规模,将于2014年底全面建成10平方公里水面。全面启动核心区内65平方公里的土地流转和搬迁安置,启动1000亩甘泉花园、200荔枝博览园和100亩挂绿荔枝园的规划建设,并将过境交通调整到挂绿湖核心区以外。 2.西福河水利工程。作为挂绿湖联动工程,充分利用挂绿湖工程余泥,按两岸各50米的标准推进加堤岸固拓宽工程,并同步开展周边污染整治、河道清理、景观林带规划建设。目前,首期52公里河岸全面推进,景观林带、补水工程、河道清理等规划建设也已启动,2013年年底将初见成效。 3.实施增城市292个中小微型水库的保护工程。政府全面进行水库周边集雨面积的划定和保护,确立“大水源”理念,将挂绿湖等增城市共292宗水库纳入市备用饮用水源保护管理,明确水库校核水位线以下及校核水位线外延200米范围围成的区域为核心保护区,核心保护区外延至水库流域分水岭脊线范围(集雨区域)为重点保护区,制订法规约束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确保水库水质优良,保障全区域饮水安全。 4.实施增城市速生丰产林的逐步退出工程。速生丰产林从增城长期的种植实践结果和当地村民的长期呼吁,对水源涵养地的土壤、水源都造成一定的威胁。要采用“疏堵”结合和经济、行政、林法等手段,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全面退出种植速生丰产林,逐步恢复自然生态系统。 5.实施花园工程。按照“一镇街一主题”规划建设镇街主题花园,并以绿道网连通各花园,以点带面形成花城格局。目前,已完成11个花园的初步规划,总面积达到4694.6亩,春节后将全面进入建设阶段,2013年年底初见成效,2014年底基本建成。 二、发展大产业,着力培育壮大生态经济 发展生态经济作为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的战略选择,突出生态型、低密度的理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高质量经济。1.规划建设生态型、低密度总部经济区、金融集聚区、国际食品博览汇,目前广东省金融交易结算中心和广州农村商业银行金融产业园已成功落户,生态总部经济酒店已全面启动。 2.规划建设3.4平方公里的全国首个部省市合作的广州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园区,工信部电子五所总部新区已落户建设。 3.加快增城开发区建设发展,推动北汽集团华南生产基地、中金数据华南数据中心、阿里巴巴华南物联网运营中心等一批核心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引领壮大一批技术含量高、环境友好型的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