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种植使“桉树有害” 增城的桉树产业发展了二十几年,而雷州半岛的桉树产业已有近60年的发展史。增城由于不科学种植桉树导致的环境问题,雷州半岛是否也遇到?带着疑问,我走访了雷州林业局。雷州林业局管辖整个雷州半岛的林业,龙门、唐家、纪家、北坡、遂溪、廉江、石岭7个林场,都以经营桉树为主,自负盈亏。除了雷州林业局,当地许多私人老板和普通百姓也一直以种桉树作为重要的生计。当地百姓主要靠种植桉树缴纳养老保险金。 2012年1月,山东晨鸣纸业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在雷州遂溪县正式投产,每年高达7万吨木材需求量以及增加的收购单价,使雷州半岛的桉树产业步入更高的发展势头。对于大规模发展桉树是否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雷州林业局一位高级工程师表示,林业局没有做过环境影响监测,因为并没有人反映过相关环境问题。 2011年1月开始实施的《雷州林业局(桉树)营林生产技术规程》上的诸多信息透露,林业局的下属企业经营桉树,主要以单位面积桉树产量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环境问题并没有纳入考量范围。对比桉树中心2011年9月发布的《广东省桉树商品林建设管理规范地方标准》,雷州林业局的规程有诸多地方不符合科学种植和经营的规定。 如广东省标准明确规定“林地清理应避免使用炼山方式”,雷林的规程则将炼山作为种植前的必要程序,以增加有机质、提高萌芽率。而诸如种植区域规划、种植密度、施肥和用除草剂的标准、采伐方式等,也有诸多出入。这种差距,正如桉树中心陈少雄所说,“许多地方在种植桉树上以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不按标准严格操作,造成‘桉树有害’,无异于杀鸡取卵。桉树很无辜,我们也很无奈。” 造纸外企为环保苦等十几年 广西是我国最早引种桉树的地区之一,种植面积全国第一。截至2012年,广西的桉树种植面积达到2200万亩。2002年,芬兰造纸公司斯道拉恩索(简称斯道)入驻广西北海市。8月20日,笔者来到斯道办公室,并查看了他们的桉树林地。他们的做法着实让我吃惊:从2002算起,11个年头已过去,要等到2016年,其纸板生产线才开始正式投产。这十几年,斯道一直在做前期的准备工作。 斯道承认大面积种桉树不可避免会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但他们表示会采取措施,努力克服和减少这些影响。他们正与国际环保组织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fi)合作,开展为期7年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会根据每年的监测结果改进种植策略。另外,斯道还与联合国发展规划署合作,开展了桉树人工林项目的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估。 在《斯道拉恩索广西林业环境社会影响综合分析总结最终报告》中,我看到斯道在北海规划建设的面积约13万公顷的桉树林,都是建立在原有经济人工林地的基础上,不会砍伐和破坏天然林。据了解,北海合浦县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种植桉树商品林,经营主体主要是私人老板和地方政府。由于没有科学种植,已在当地造成一定环境问题。 面对桉树林地流出黑水、鱼塘无法养鱼、水里鱼虾减少等问题,合浦县流传着“桉树有毒”的说法。当地人把桉树称为“快大树”、“快速树”。“听说种桉树会搞得地很瘦,种不了其他作物,周边也没法种庄稼,桉树叶子落在水里,水里的鱼虾都活不了。”一位老人描述。这些传闻导致百姓对桉树很抗拒。 尽管面临很多现实难题,斯道的可持续发展部门表示,将积极配合桉树中心和环保组织,影响和带动广西政府和林业部门以及桉树种植户,重视桉树的环境友好发展。同时,开展“桉树科普活动”也已纳入斯道的计划。随着各地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的次第开花,未来桉树造纸产业的发展已势不可挡。桉树的问题不是“种不种”,而是“怎么种”。所以,各方联合促进桉树人工林的科学种植和发展,打造可持续的桉树产业,迫在眉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