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商务情报 查看内容

增城市福享资金互助合作社农业基地互惠互利 草根金融求解农民“老大难”

14-7-3 09:04|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970| 评论: 0|来自: 南方日报

摘要: 沿着曲折蜿蜒的山间小路一路颠簸前行,带着好奇与期待,记者日前来到位于增城的福享资金互助合作社农业基地。基地内,满眼的新绿、立体式的综合农业结构让人眼前一亮。除了菜地、果树,在种植区旁边还有大片的养殖区 ...


金改建言:金融资源要主动下沉

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陆磊认为,当前广州农村开展的资金互助社与格莱珉银行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筹资模式。相比其他筹资模式而言,资金互助社更强调依附于产业链,依附于“熟人社会”乡规民约制约下的资金合作形式。陆磊表示,现在农村资金闭环系统,操作和立意都很好,但其在技术上并没有解决风险保障这一问题。

陆磊进一步指出,处在同一个产业中的企业极有可能在同一个生产周期上缺钱,而事实上这些企业需要的是一个资产管理者来承担“做市商”的角色,在社员缺钱的时候收购资产,提供资金保障,而在收益期农户可以还款,重新购回资产。“但现在还没有机构承担这样一个角色,未来可以考虑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

与此同时,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教授林江也直言,广东发展普惠金融尝试想法很好,但进展不易,“普惠金融或者草根金融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规范"问题”,即如何规范发展,并把握好风控。对于广东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运用金融手段扶持农村经济的积极尝试,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曙光则认为,在普惠金融方面广东做得很好,将来无论是广东还是其他地方,普惠金融要继续发展,金融改革就必须做到“四化”。

首先是金融“自由化”,即重在推进利率的市场化跟民间金融的合法化。其次,王曙光认为,要主推金融“平等化”,关键在反垄断,不光是银行,小贷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社等各种各样的金融形式都应该得到发展机会,金融服务要主动“下沉”到农村基层和小微企业。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副教授刘晓辉看来,广东对于普惠金融的需求非常强烈,而这一部分不应该一味强调政府供给,而是更多依靠市场的方式来进行。未来,广东可以在普惠金融领域大做文章,从规模上、从行业上进行市场细分。

金改聚焦:25家农商行已成功改制

记者日前从广东省金融办获悉,近年来,广东不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金融服务县域和“三农”能力,有力支持了粤东西北振兴发展。一是完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截至2014年5月底,广东已改制25家农村商业银行,已组建43家村镇银行,支持省供销社成立面向全省农村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与国民信贷等社会机构合作引入社会资本支持县域发展,率先在广州增城开展农民资金互助组织试点,在全省县域推广建设乡村金融服务站,云浮、梅州、河源等市已经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二是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深化云浮、梅州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基础上,将试点范围扩大到清远、茂名、河源等市,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开展扶贫小额贷款、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等试点。三是大力发展涉农保险(放心保)。目前,政策性农房保险覆盖面扩大到98%以上,并创新水稻、林木等新政策性保险品种。

据悉,广东将进一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住房财产权、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试点。二是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在全省农村推广乡村金融服务站,发展一批支农特色小额贷款公司,积极探索新型农民资金互助组织、互助保险组织。三是完善农业风险分担机制。深化开展政银保合作,推动建立涉农巨灾保险制度,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和覆盖面,扩大期货、期权等避险工具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四是加强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无抵押信用贷款。
123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广州市增城区41个气象观测站2011—2021年强
  • 从深山非遗到网红打卡地 增城区派潭镇背阴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五一"首日迎客6万人次
  • 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水龙村的张武章和姚小慧
  • 不只是牛仔服装名镇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