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便民服务 查看内容

增城区已启动不动产登记制度 所有政策与广州并轨 解读十大热点问题

15-12-17 09:42|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554| 评论: 0|来自: 增城社区报

摘要: 早在2015年11月2日,增城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已颁发了增城区首本不动产权证书。广东省内广州是继中山和深圳之后第三个颁发不动产权证书的地方,增城区并入大广州,所有政策与广州并轨,这意味着房产证从11月开始正式下 ...
早在2015年11月2日,增城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已颁发了增城区首本不动产权证书。广东省内广州是继中山和深圳之后第三个颁发不动产权证书的地方,增城区并入大广州,所有政策与广州并轨,这意味着房产证从11月开始正式下岗,由《不动产权证书》替上。此后增城区不再颁发原《国有土地使用证》、《房地产权证》、《他项权证》等证书。据了解,不动产统一登记是一项全新的登记业务,《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一次提出“不动产单元”概念,每个不动产单元应具有唯一代码,采用七层28位层次码结构,由宗地(宗海)代码与定着物代码构成;
 
必须通过测量等手段使之从空间上相互区分,作为全国范围不动产唯一的“身份证号码”。广大市民持有的原《国有土地使用证》、《房地产权证》、《他项权证》等证书与证明继续有效。按照“不变不换”的原则,产权人可在今后依法办理抵押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等登记业务时,再重新办理《不动产权证书》或《不动产登记证明》。增城已启动了不动产登记制度,针对《不动产权证书》,市民也提出了很多疑惑,记者为其一一解答。


一、对于购房居民而言,不动产权证是哪些证的合并?

★回答:对于购房居民而言,《不动产权证书》是《国有土地使用证》与《房地产权证》的合并,两证变一证。

二、不动产权证与房产证区别?

★回答:不动产证上除了权利人、共有情况、坐落位置等房产证内容外,还增加了镭射区(防伪镭射标签)、不动产单元号、使用期限等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房产证上没有“取得价格”这一栏,而不动产权证需要标明登记房屋时取得的价格。另外,“不动产单元号”具有28位唯一代码,相当于我们的不动产身份证。

三、不动产权证上的“使用期限”怎么理解?

★回答:关于房屋使用权到达70年之后,2007年实施的《物权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住宅建设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后的续期,依照法律规定办理。而自动续期的含义是,到了期限,国家也没有权力以到期为由收回土地,还是可以继续使用。不动产权证是对“70年产权”的进一步执行,让之后的续期更加明确。

四、对于购房居民而言,办理不动产权证的手续、费用和地址与之前有所区别吗?

★回答:办理不动产证的手续和原房产证的手续一样,不需要增加任何费用。唯一区别,在于办理房产证过户只需要将图纸直接复印即可。在增城区域的购房者办理或更换成不动产权证还是在增城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办理。

五、旧证都要换成新证吗?

★回答:采用“不变不换”原则,可以换可以不换。新版证书和旧版证书在一段时间内并行有效,等到需要进行房屋产权变更或买卖房屋时再逐步更换新的不动产登记簿证。

六、多套房是否要领多个证?

★回答:据了解《不动产权证书》包括单一版和集成版两种。集成版用于记载同一权利人在同一登记辖区内享有的多个不动产单元上的不动产权利。比如某人有两套房产在同一宗土地上,则两套房产登记在同一个不动产登记簿证上,也就是集成版证书;如果两套房产在不同的宗地上,则仍登记在两个不动产登记簿证上,也就是单一版证书。不过在推广初期,将会主要采用单一版证书。简单说来,是一房一证,多房多证。

七、换成《不动产权证书》后对百姓生活有什么影响?

★回答:不动产登记对比房产证而言,在转卖房屋时,手续更加简化,不用土地房屋多个部门来回跑;另外,还方便对不动产产权归属进行查询,避免一房多卖这类产权交叉或冲突,使房产交易更安全。

八、房产过户是快了还是慢了?

★回答:不动产登记业务需增加编制“不动产单元号”等工作,对于日常需要办理房地产交易登记工作的市民来说,最大的改变是需要等待的时间略微长了几天。房地产登记各项立等即取业务由1个工作日调整为4个工作日;原持房地产证抵押登记业务由3个工作日调整为6个工作日;原增量房地产、存量房地产转移登记由5个工作日调整为8个工作日;其余登记业务办理时限保持不变。

九、离输入姓名就可查全国房产套数有多远?

★回答:据增城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相关人员介绍,这是个逐步推行的阶段。初定的目标是2015年健全配套制度;2016年全面形成制度体系;2017年实现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依法公开查询。

十、不动产登记后,谁可以查询?

★回答:只有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有关国际机关可依法查询、复制相关不动产登记资料。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