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风土人情 查看内容

增城北部山区尚可看到的竹编制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 技艺难传承将会消失

16-1-11 10:27|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214| 评论: 0|来自: 增城社区报

摘要: 南方盛产竹,且种类丰富,有淡竹、水竹、刚竹、毛竹等多达二百余种。在增城的山区镇村,就时常能见到成片的竹林,虽没有《卧虎藏龙》中李慕白与玉娇龙打斗的竹林那么壮观,但因其多生长于增江两岸,与秀美的增江相映 ...
南方盛产竹,且种类丰富,有淡竹、水竹、刚竹、毛竹等多达二百余种。在增城的山区镇村,就时常能见到成片的竹林,虽没有《卧虎藏龙》中李慕白与玉娇龙打斗的竹林那么壮观,但因其多生长于增江两岸,与秀美的增江相映成景,亦是别有一番游览观赏的滋味。今日所要说的增城的竹,非竹景,非供人使用之美味竹笋,而是用竹子编制而成的器皿器具——竹编。

竹编工艺一直是增城人民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之一,其主要制作材料——竹子,因可塑性大,原料充足、价廉,生长周期短等优势更是很好的建筑、家具用材。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增城区城乡盛行一时的竹凉椅、竹凉床等竹家具的制作就是竹编工艺的一种。夜晚在自家的院子里,或坐竹椅、或躺竹床,观星看月、饮茶闲聊,仿佛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中许多人的美好回忆了。


竹编的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自人类定居生活之始,便就地取材,使用各种石斧、石刀等工具砍来植物的枝条编成篮、框等器具,其中就包括使用竹子编制。因其干脆利落,开裂性强,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逐渐成为人类编制器具的主要材料。而且,因为我国数千年均处于农业社会,竹编器具的普及程度和使用率比金属制品更高。

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富含着中国汉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竹编工艺品分为细丝工艺品和粗丝竹编工艺品。竹编所用竹丝断面全为矩形,在厚薄粗细上都有严格要求,厚度仅为一两根头发丝厚,宽度也只有四五根发丝宽,根根竹丝都通过匀刀,达到厚薄均匀,粗细一致,观者无不赞叹其难。

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富含着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竹编工艺品分为细丝工艺品和粗丝竹编工艺品。在传统技艺街区展出了不同风格的竹编作品,既有历史悠久,技艺高超的青神竹编,又有将现代流行时尚与中国传统文化工艺相结合的刘氏竹编,博采众长。

改革开发之后,工业快速发展,现代化进程加快,增城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竹编器具的生产制作和使用已不能跟当前社会发展现状相适应。在增城市区里已经很难找到竹编器皿器具的踪迹,乡村中大部分家庭也都用上了塑制品,但比竹编器具退出历史舞台更为重要的,是竹编技艺的失传;

2008年竹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既是一种认可,也是竹编发展至今所面临的窘境。如今,只有在增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北部山区尚可经常看到竹编,农民在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仍经常会用到。走在正果镇区的街道上,还能寻到两三家售卖竹编的人家,都没有店名,是店主用自己楼房做的小店面。

位于广州市增城区正果客运站旁的一家是一位婆婆在照看生意,婆婆今年66岁,名叫刘梅英。刘婆婆1995年随夫家从龙门到增城谋生,并在正果定居。年轻时一直在广州、新塘等地打工。孙儿出生之后,刘婆婆辞了工作,在家带小孩的同时,做起了竹编,在娘家打小就学会了的手艺于是重新派上了用场。刘婆婆的老公也做竹编,店铺里不少竹编都是两位老人亲手做的;

但是因为年岁大,一些需要精心编制的器具做起来很吃力,就从其他手艺人那里购买。刘婆婆的店铺不大,店里琳琅满目,摆满了各种竹编器具。刘婆婆对每一件竹编都如数家珍,“这个‘盒萝’是亲戚家办喜事我们用来挑送礼品的,这个‘金元宝’用来盛放蔬果的、这个是装砍柴刀的‘刀靴’,以前要上山砍柴刀就放在里面背着......”

版权声明:“增城视窗”(520zc_com)是广州增城最大的本地门户平台,本地特色明显且资讯丰富及时。微博和微信认证号:增城视窗;客服qq:945753060;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