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增城概述 查看内容
新闻热点 增城概述 政务文宣 人物事迹 文学作品 吃喝玩乐 风土人情 千奇百怪 历史文化 观点社论 便民服务 商务情报

"增城样本"治水模式 多项创新做法可复制推广 水质指数全广州排名第一

22-6-29 07:06|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70| 评论: 0|来自: 增城日报

摘要: 广州市增城区8条黑臭河涌已被全部“剿灭”,基本消除劣Ⅴ类河涌;东江北干流国考大墩断面水质均值达Ⅱ类标准,各项水质主要指标均有提升;2021年度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数全市排名第一。这“一消除一提升一排名”,是增 ...


因地制宜  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顽疾

地势北高南低,这样特殊的地理环境,让增城饱受洪涝侵袭,防洪排涝压力相当大。按照“堤库结合,以泄为主,泄蓄兼施”的防洪(潮)排涝方针,增城因地制宜实施“上蓄、中疏、下防”的防洪体系建设,已完成东江北干流堤围、石滩大围等的新建和加固堤防,完成63座中小型病险水库的加固,大幅提升河湖库泄蓄能力。为进一步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增城大力构建“区管安全和技术+镇街管防汛和维护+村居管灌溉和巡查”的三级运行机制,落实维修养护经费和责任人,保障水库安全和效益发挥。

针对万达广场、广汕公路三联和中新段、新新公路永宁街沿线及新塘部分区域水浸黑点,增城急群众之所急,着力解决城市内涝顽疾,谋划并实施凤凰城-翡翠绿洲片区防洪排涝综合整治工程、永和河调蓄区建设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根据实际降雨统计,全区内涝积水点2018年有107处,2019年61处,2020年56处,2021年25处,2022年以来仅12处,历史内涝积水点逐步销号。

现有内涝积水点的积水深度、积水范围、退水时间等指标都明显好转,基本不影响城市正常运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同时,增城还以新塘镇为试点,探索智慧排水管理系统建设,形成“广州增城区新塘镇全生命周期智慧化排水管理”的典型案例,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对工程设计、建设、日常养护工作的监管能力,实现城市内涝抢险智慧化指挥调度目标。

合理调配  保障供水安全

一方面,增城实施57宗农村供水改造工程,大力推进供水服务到终端工作。截至目前,纳入广州市十大民生实事的23宗农村供水改造项目已完工通水,供水服务到终端工作覆盖5837户,为增城供水安全带来更多韧性与空间。为提高自来水供水水质,中南部供水水质达标改造工程也加快推进,通过水厂的整合和管网的连通,优化供水水源的布局。

另一方面,面对东江北干流出现的1963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枯水及咸潮上溯叠加形势,增城迅速成立抗旱防咸保供水应急指挥部,采取加快荔城第二水厂投产、做好增江水源调度、关闭增江上拦河坝水闸蓄水、对水利工程科学调度、监测分析增江上游来水量等系列措施,提升全区抗旱防咸保供水的能力和效果。

拓展空间  首创省内立体碧道

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水生态的新向往和新期待,增城以高标准建设万里碧道,探索打造“碧道+”模式。尤其是近年来,增城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广东省万里碧道的决策部署,坚持治理先行、层层递进,在巩固水资源保障、水污染防治和防洪减灾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高标准推动碧道规划建设,把全区碧道建设成为老百姓美好生活的好去处、展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好样板、践行习_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好窗口,成为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2022年4月,增城碧道也因其建设成效明显获得省河长办500万元奖励,是广州市两个获得激励的行政区之一。

截至2021年底,增城区已建成以增江碧道为代表的碧道17条共114.5公里。其中,立体碧道建设属全省首创,形成广东碧道“增城样板”,成为激发老城市新活力、“出新出彩”的重要内容;小楼镇邓山村碧道和开发区雅瑶河碧道等成功打造“碧道+”模式,串起区内生态、历史、文化、古迹等特色资源,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经济带,也成为增城的亮丽名片。此外,增城还以海绵城市理念引领城市建设发展。2021年,增城着力推动建设海绵达标建成区面积16.2平方公里任务,目前已全部完成;同时,以广州科教城为重点片区,全面推进海绵城市系统化建设。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增城论坛|新塘地图|派潭镇|石滩镇|中新镇|荔城街|崔与之|增城绿道|增城丝苗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