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历史文化
订阅

历史文化

广州市公布第8批市级非遗代表项目名录推荐名单 增城区六项入选居全市第二
广州市公布第8批市级非遗代表项目名录推荐名单 增城区六项入选居全市第二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2年6月2日发布称,经各区各单位推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评审小组评审、专家评审委员会审议,提出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48项,其中新入选项目 ...
22-6-3 07:14
唐代大文豪韩愈夜宿增城增江口 触景生情写下《宿增江口示侄孙湘》
唐代大文豪韩愈夜宿增城增江口  触景生情写下《宿增江口示侄孙湘》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 ...
22-6-1 09:25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的传统建筑和祠堂 每一朵浪花都是白石河的歌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的传统建筑和祠堂 每一朵浪花都是白石河的歌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建于明朝成化初年。原瓜岭村由原旧村、新基、新村三面街组成。据查考,建村可能分几个时期建成:开始应是明代中期,以第三巷为始建之地,然后南北申延加巷扩建;第二阶段应该是在清朝乾隆年 ...
22-5-30 12:49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塘美村的细叶榕:22座祠堂让心灵有停留的港湾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塘美村的细叶榕:22座祠堂让心灵有停留的港湾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因为"圩大塘"而得名,那塘美村呢?说来也是有点来历的。南宋晚期,刘氏族人三世祖乐所随从宋帝衡王从中原南逃广东,于南宋末年(1279年)走避南香山,就隐居在塘美村。当时村庄建于唐朝末尾, ...
22-5-29 11:26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的木棉树:见证沧海桑田的美丽乡愁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的木棉树:见证沧海桑田的美丽乡愁
中国人自古有信神的习俗,信仰因人而异。新塘是水乡,所以像珠江三角洲一带一样多数供奉统领所有水族(故兼水神)的北帝,据说他拥有消灾解困,治水御火及延年益寿的神力。北帝庙为崇拜北帝的庙宇,也常有真武庙、玉 ...
22-5-28 07:20
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的朴树:替旅居海外的两千华侨 守望古老宁静的故乡
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的朴树:替旅居海外的两千华侨 守望古老宁静的故乡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始建于明朝成化初年(约公元1465年),村庄不大,虽然村民不足千人,但旅居海外的华侨却超过两千。据有关规定资料记载、本村最早于清朝咸丰六年(1856年)已有首批先民先后到美洲、澳洲和纽西 ...
22-5-27 10:57
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的细叶榕:华冠遮不住的乡愁 寄托着瓜瓞绵长的深意
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的细叶榕:华冠遮不住的乡愁 寄托着瓜瓞绵长的深意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其实无岭,实为水乡。明代前,这里还是无边无际的沙洲和水域。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黄爱闲优游至此,便爱上了这里,就从黄沙头埔公坊搬迁过来并将这里命名为“瓜岭村”。其他名字不取为 ...
22-5-26 10:43
菊坡清风:增城宋朝的崔与之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戎马一生保家卫国
万物中,只有一种花可以羞杀百花,那便是菊。菊不娇不媚不淫不贱,却留得“清白在人间”。人世间,只有一个人配称“菊”,那便是崔与之。崔与之敢当敢为敢拼敢搏敢为天下先,救国救民于水火,戎马一生,真正做到名垂 ...
22-5-17 07:14
何仙姑考究:除广东增城说之外 还有广西 福建 浙江 安徽 湖南等多种说法
何仙姑考究:除广东增城说之外 还有广西 福建 浙江 安徽 湖南等多种说法
何仙姑,苦修积善才修练成仙, 是世传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原型为一个容貌非凡的女性,经常手持荷花。其身世有多种说法,其中在流传比较多的传说中,除广东增城说之外,还有广西、福建、浙江、安徽、湖南等多种说法, ...
22-5-4 07:47
何仙姑的籍贯和成仙地点非增城区小楼镇独有 两则广东化州何仙姑的传奇故事
何仙姑的籍贯和成仙地点非增城区小楼镇独有 两则广东化州何仙姑的传奇故事
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八仙过海”,家喻户晓,尤其是何仙姑,“何家有女长成仙”,让何姓人倍感亲切。但近年来,却有“何仙姑是神话人物,还是真有其人”的“争论”。有的人认为,何仙姑真有其人,后才得道成仙,并引 ...
22-5-3 17:39
增城三江粮所的那些回忆:那时三江圩带有浓浓乡土味!常住人口不到一千人
1971年夏,增城三江公社沙头大队荔熟蝉鸣,稻花飘香。一天下午,我刚从田里回来,大队通知我参加县财贸战线“斗、批、改”工作,我喜出望外,一夜未睡好。三个月后,我分配到三江粮所,从一名广州下乡知青转为国家职 ...
22-4-9 07:35
增城明诚书院开创了湛若水办学之先河 凤凰山的席光亭为纪念其师陈白沙而建
增城明诚书院开创了湛若水办学之先河 凤凰山的席光亭为纪念其师陈白沙而建
明弘治十三年(1500),湛若水恩师陈白沙逝世。湛若水悲痛万分,为其服丧三年。正德八年(1513),湛若水奉诏出使安南后顺道回故乡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省亲,其间,把在县城(今荔城)以500银两购置的凤凰山西麓西廓 ...
22-4-4 07:23
增城迟菜心的历史渊源及传说:菜心盈翠冬日迟 天赐丰饶胜奇葩
增城迟菜心的历史渊源及传说:菜心盈翠冬日迟 天赐丰饶胜奇葩
增城东北部的罗浮山,自古就是山水胜地,东晋时期著名药学家葛洪就曾在此采砂炼丹。山下1000平方公里的田野,就是“增城迟菜心”产地。增城迟菜心的由来,据民间传说跟八仙中的何仙姑有关。据传说何仙姑(增城民间称之为 ...
22-3-30 17:48
古建筑和古树名木是增城区荔湖街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传承荔乡历史文脉
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三部尚书湛若水退休后在广州创办“天关书院”,众多年过古稀的老人纷纷前往拜师。第一个是好学不倦的吴滕川,他敬仰湛若水的道徳学问,以77岁高龄请湛若水收他为弟子。湛若水被他好学精神所 ...
22-3-24 17:46
增城新塘建立文物保护镇村网格化巡查机制 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有机融合
增城新塘建立文物保护镇村网格化巡查机制 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有机融合
历史文化保护作为延续城市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举措,对一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塘文化源远流长,宋代设有水、陆驿站,明朝中叶,已成为广东有名的新兴市镇。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新塘 ...
22-3-22 17:4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