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人物事迹 查看内容

增城市中新镇百岁抗日老兵郑国雄的黄埔军校精神

14-5-17 08:57|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5534| 评论: 0|来自: 增城日报

摘要: 2014年5月14日,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慰问了增城市103岁的抗日老兵郑国雄,为他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让他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据了解,郑国雄1912年出生于增城中新镇福和郑新村,1937年9月经考试进入黄埔军校第14期工 ...
2014年5月14日,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慰问了增城市103岁的抗日老兵郑国雄,为他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让他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据了解,郑国雄1912年出生于增城中新福和郑新村,1937年9月经考试进入黄埔军校第14期工兵科学习,曾任工兵排长、连长,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很难得,郑老的身体依然那么硬朗、思维还是那么清晰,他的百年人生荣辱交织,多姿多彩,可称得上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

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长丁文贞表示,2014年是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他们将邀请郑国雄到广州参加庆祝座谈会。郑国雄,1912年出生于增城中新镇福和郑新村,1937年9月报名成为黄埔军校第14期学生,后经考试被录入工兵科。曾担任工兵排长、连长,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目前定居增城中新镇。

成立于1924年的黄埔军校,为近代中国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黄埔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些曾与日寇浴血奋战的黄埔老兵们,理应得到我们的尊敬与铭记。2014年是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2014年5月上旬,记者有幸寻访到增城市103岁的黄埔老兵郑国雄,听他讲述记忆中的抗战故事,回忆那段峥嵘岁月。



毅然从戎,报效祖国

2014年5月上旬,在中新镇风光路45号一家便利店,记者见到了郑国雄。老人精神矍铄,看上去身体相当不错,虽拄着拐杖、步履缓慢,但一步步走得很坚实。“我现在除了眼睛不好使,身体还是很好,自行上下4层楼梯也没问题。”郑国雄笑呵呵地说。据了解,郑国雄1912年出生于中新镇福和郑新村,9岁时与弟弟一起随父母移居马来西亚。

在当地读完初中后,其父将他送回广州读书。“18岁那年回到广州,在广州的上海复旦大学附中读高中,当时每周有4小时军训,用老师的话来说,学完后就可以上战场了。这也是我最期待的时刻。”毕业后,按照父亲的意思,本应回马来西亚的郑国雄却毅然从军。“国难当头哪有不为国出力的?我从来没后悔当初的决定。”郑国雄说。

1937年9月,黄埔军校第14期开始招生。郑国雄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报考并经考试进入工兵科,与广州陈念良成为同期同学。随着日本军队的进犯,他们的日子过得并不顺利,转移了好几个地方。按照安排本应1939年10月毕业,但因抗战越来越紧张,所有军校生都提前毕业,被安排到了各个战场。

郑国雄被安排到南岳游击队培训班,进行敌后游击战学习,后被安排到54军,在军司令部任工兵排长。谈起那段抗战岁月,郑国雄仍记忆犹新。“有两次差点丧命,最惊心动魄的一次是在冲锋时,有一颗子弹从肚皮擦过,划出了一道很深的痕。

还有一次是受命剪除日本人的铁丝网,当时我带着十几个工兵,3人一组,潜入敌前,剪第一、二层时很顺利,剪到第三层时被探照灯发现了,日军的机枪马上扫过来,我就地连打了几个滚儿,机枪子弹就扫射在我的周围,稍有迟疑就会被打中。”郑国雄描述道,“那时的探照灯不像现在的这么先进,电力和亮度都有限,隔一会才照一次,一照过来就趴下,等探照灯停歇再继续,坚持完成任务。”

解甲归田,热心助人

抗战过程中,让郑国雄难过的是亲眼看到战友们倒在血泊中。粤北大战,这场打了整整7天7夜的战役,战况惨烈,光是54军就牺牲了4000多人。“为了送他们一程,我为他们掩埋尸体。他们就那样一个一个地排着,没有棺材,但这对于当时的战士们来说,已是最好的葬礼。”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郑国雄依然很难受。经历过颠沛流离的战争生活,退伍回到郑新村的郑国雄经常尽自己所能帮助乡民,也给共产党带来了不少帮助。

曾任增城统战部长的李亮,在马来西亚加入共产党,后来回国。“当时我在路上看到一名年轻人提着皮箱,从行装上看就知道来自马来西亚,于是帮他安排好落脚点。”在郑国雄的帮助下,李亮很快与共产党组织联系上,加入了东三支。此外,解放后任增城第一任县长的罗声,当时带着部队在福和活动,与郑国雄关系密切。有一次郑国雄听闻游击队缺粮,立马带人挑了十担谷给游击队。

以身作则,影响后代

2014年103岁的郑国雄已是四代同堂,享受着天伦之乐。生活中,郑国雄经常用他的亲身经历教导子孙后代为人处世的道理。“父亲常说,尽管战争时代已经过去,但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要发扬黄埔精神,要忠于祖国、不怕牺牲,为祖国的和平事业做贡献。”郑国雄的大儿子郑自治告诉记者,父亲的亲身经历也是他教育后代的宝贵经验。

在郑自治看来,父亲长寿的秘诀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为人处世的豁达。“我父亲每天早餐都是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加一个面包,午餐和晚餐都是家常的粗菜淡饭,平时不喝酒也不抽烟。”如今,郑自治最大的心愿是父亲能够健康长寿。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