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增城市新塘镇(永宁街)南香山上 湛若水和湛子洞的历史考析

14-6-4 02:54|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3486| 评论: 0|原作者: 南樵山子

摘要: 湛子洞,位于增城市新塘镇(永宁街)南香山东面半山处,它由三大耸石一块平卧大石组成:第一耸石高10米,宽6米;第二耸石高9米,宽6米;在第一二块耸石之间,平卧一大石,方中见圆,约20平方;第三耸石高约13米,背 ...
湛子洞,位于增城市新塘镇(永宁街)南香山东面半山处,它由三大耸石一块平卧大石组成:第一耸石高10米,宽6米;第二耸石高9米,宽6米;在第一二块耸石之间,平卧一大石,方中见圆,约20平方;第三耸石高约13米,背接南香山左龙脉,大部分石体被山坭掩埋,只露出东面,其宽度可达10多米。此处因第一块耸石摩崖上刻有“湛子洞”三个大字而得名。

“湛子洞”,是南粤56位先贤之一,明朝礼、吏、兵三部尚书湛若水(1466-1560增城新塘人),于1536年在南香山兴建莲洞书院时题写,并请石工镌刻在摩崖上的。书院建成后,湛若水亲上教坛,传授知识。闲暇时,反手弓背过涧桥,独步深幽品南樵;百花点首纤腰秀,犹笑老翁惊飞鸟。静谧中经伦满腹,学富五车,乘天地之灵气,集莲花之精华,成就了“九位学子,十位秀才”的千古绝唱。

曾几何时,远近子弟启蒙升学,皆前往膜拜,许其高中之夙愿。如今,书院早毁,只有摩崖上的“湛子洞”三个大字依然耸示于世,默默地追忆着历史的沧桑。经仔细观察,发现第一块石南面底部和第二块石南面中间处,均刻有“三台石”三个楷体小字,字积8x8公分,字体同为一人书写。

一、二石均刻有“三台石”字样,想必第三块也应该刻有,可惜该石被土掩埋而无法现身。而三台石的“台”字却以简体字书写,耐人寻味。“台”的简化体应是上世纪60年代实行的,那几个年代政治风气浓厚,人们不可能镌刻如此石字,如今也不大可能。因此,只能解释为:在几百年前就有台字的简体出现。

根据石面纹理分析,可证明平卧大石是从第二块耸石分离出来的。“三台石”,就其本意而言,是指三块完整、排列有序的耸石,而非含平卧之石。由此推测,在镌刻湛子洞和三台石之前,平卧之石还未从第二块耸石上分离出来,依据湛若水在南香山创办莲花书院的时间,此平卧石的分离时间应在400年以內。

那么,谁在此分别刻下“三台石”字样的呢?刻它有什么作用呢?原来,它与风水造局有关。“三台”是风水学专用语。在风水学上有独特的命名术,是根据近形与远势的地貌,拟物象形来给墓穴命名,如壁上挂灯、蜈蚣吐珠、鲶鱼上水、双凤朝阳等等。此种风水局还讲究人气的配合,俗称喝龙,即需人们都称呼其名,越广越好,才能助催风水效应。

在风水学里,有“前三台后三台,富贵自然来”的说辞,而这里只有前三台而无后三台,却有三块排列有序,形似方台的耸石,刚好代替后三台,所以,布局者便分别在三块耸石上刻下“三台石”字样。显然,按题字者的本意,此处地名应为三台石,而非湛子洞,只是人们以前未发现“三台石”字样,又或这里从来就无人称呼三台石,“湛子洞”才被人们套称。

三台石紧接南香山左龙脉,中途支出而突显。它头枕祖山,峡水从右而来,青龙前回作案,湖池环抱;远处东江如玉带横飘,兼眺东樵胜景;案前更有三台山,近中远三字横展,高山独耸呼应,与三台石对应匹配。可惜,现实中既无人称呼“三台石”,也无香火助催,难免流于“丁财可旺而乏贵”的中格风水。这是出乎布局者意料的。

从字义分析,湛子洞之“湛子”,即湛若水。在古代,对在文学教育等方面有突出成就和贡献的人,都被尊称为子,如孔子、孟子、朱(熹)子、(王)阳明子等等。他是明代大儒,作“湛子”解释是可信的,“湛子”就是湛若水的代名词。而“洞”字则值得磋商。这里并无现实意义中的洞,只有三块大石相叠形成的间缝,最能称之为洞的,其长度也不足两米,仅容纳一人蜗居,形如猫耳洞。

在南方,民间通常把山谷深幽的地方称之为洞或冚:一般把较狭长的山谷称为洞,把较短(浅)并呈圆阔的山谷称为冚,并以其形貌取地名,如牛洞冚、洞尾冚、龙眼洞,等等。此莲花洞的名称,也与上述地名一样,来自其形貌:它位于南香山东面,居西向东,脉从祖山开屏而出,鹤颈重起浑圆,左右从祖肩发脉,合抱圆阁,形成数百米长的峡谷,峰坐其中,形似莲叶之蕾,故称莲花洞。

三台石在洞口处,如把守洞口的巨人,巍然屹立。如此看来,湛若水题刻“湛子洞”,莫非是想把莲花洞更改为湛子洞?在民间传说中,湛若水给当地更取过许多地名,但以自已名字命名的却很罕见。在汉语中,“洞”与穴相近相通,如结合“三台石”的风水意义,把“洞”理解为穴,便为湛子穴,把穴再引伸为墓,那么“湛子洞”的字义便为“湛若水墓”。本人认为,“湛子洞”并非湛若水起的地名,而是湛为自己勘设的墓穴。

为说明自已的分析,我看了些湛若水的诗文,发现两首有关的诗。第一首写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凌晨巾我车,天宇极清廓;闲从同心人,莲洞视兴作。兴作夫何为,讲堂开正学;正学谁同心,令君与县博。共结消遥游,散此无穷乐;天路入虚无,地势千碧落。三心浣飞泉,千仞书石壁。遥望飞云峰,忆我朱明宅。浩气穷八弦,聊丝奇鸿迹。(原诗按,三心:明心、胜心、成心也。莲洞:洞口一石如穹碑,髙五丈,阔二丈。)

诗中描写了莲洞(花)书院正在兴建期间,湛若水与增城县令和教谕前往工地视察的情况,以及对教书育人的远大理想。其中“千仞书石壁”句,本人认为指的就是镌刻“湛子洞”。之前在南香山发现的石刻字只有“湛子洞”、“海阔天空”七个字,加上近来发现的两处“三台石”,共有十三个石刻字。结合“三心浣飞泉”诗句理解,“海阔天空”在大半山上,那里没有“飞泉”;

而湛子洞旁边“地势千碧落”,更是“三心浣飞泉”。由此可见,“书石壁”指的就是石工正在镌刻“湛子洞”。此时湛若水71岁。另-首是《再宿莲洞有作》:吾爱峨眉山,峨眉淡不如,吾爱莲花蕊,花光映太虚。出门重延望,随意命紫车。凌空入鸟道,绝境寻吾庐。入暮迅登陟,志往忘崎岖。后蹑聚星石,前望三台墟。侧身度飞流,秉烛观崖书。险尽履平地,孤笑多艰余。枕簟依云岫,玉露沾衣裙。衣裙沾尚可,勿使愿相违。(原诗按,莲花蕊:俗以此洞似莲花,故名之云)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