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风土人情 查看内容

增城中秋节习俗:男的玩“降八仙” 女的玩“迷三姑” 客家还有山歌对唱

16-9-17 11:43|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905| 评论: 0|原作者: 赖泽黎

摘要: 各处乡村各处例,增城人过中秋,有自己的特色。中历八月十五,是中元节,也是中秋节,亦称月光诞,增城人通常叫“八月十五”,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增城人为迎接中秋节,饼铺茶楼从八月初一起就张灯结彩卖月饼,日用 ...
各处乡村各处例,增城人过中秋,有自己的特色。中历八月十五,是中元节,也是中秋节,亦称月光诞,增城人通常叫“八月十五”,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增城人为迎接中秋节,饼铺茶楼从八月初一起就张灯结彩卖月饼,日用品商店则售卖各色灯笼,农民则抓住时机到市集出售自家种植的柿子、柚子、香蕉等各式水果。中秋节市场兴旺,时达半月之久。

亲友间送礼品、致祝福,我们叫“送中秋”。在增城,亲人亲戚间“送中秋”,有个旧例,那就是晚辈给长辈送礼,长辈回晚辈“灯笼仔”,或用红包代替,而长辈不必向晚辈“送中秋”。从这一俗例可知,增城人是多么讲孝道。新婚夫妇向岳父岳母“送中秋”后,会得到绿柚和灯笼回礼,喻意为福绿绵延,添丁发财。


中秋之日,人们在村中旷地上竖起竹架,吊起灯笼,称“竖中秋”。中秋节有“月圆,人团圆”之意,家人齐集,杀鸡宰鸭置酒肉庆团圆。等到明月升起之时,家家欢聚于庭院或天台拜月姐。贡品有月饼、菱角、袖子、柿子、香蕉、杨桃、花生等,亦有田螺、芋头等特产。烧香烛、燃放炮仗,完毕便开始赏月。这时节正是“白露过,秋分前,禾苗定局又一年”之际,人们有时间悠闲,在中秋之夜边品茶赏月,边吃月饼、水果,边拉家常,悠闲自得,直至月过中天始散。

趁着大好月色,有人会放“孔明灯”,南部平原地区的孩子挑着各式灯笼玩耍,北部山区儿童则玩用当地产的袖子(当地人称“碌袖”,味酸带苦)手工制作的柚皮灯笼。制作时把袖肉挖空,在袖皮上雕成各式花窗,做成灯笼样,置蜡烛或油盏于其内,用绳子穿起,系上竹子作柄,点亮后便提着它满村游走或过村玩耍,兴奋极了。我们叫它“担灯笼”。

青年人则另有一番热闹。男的玩“降八仙”,女的便去“迷三姑”,客家地区的青年男女则进行山歌对唱。解放前,正果墟曾举行过一次大型灯会。灯会上有舞龙、舞凤,还有各式各样的花灯、五彩架等等,灯具都是各家各户自己制作的,人们排成长队绕着主要街道巡游,小孩子也提着柚皮灯笼、蝴蝶灯笼及会转动的滚球灯笼追随着,热闹非凡,直至深夜,尽欢而散。

在增城,有非常独特的节庆,叫做景、做棚或做会。我疑为“作拱”或“做拱”,是礼请亲朋好友相聚,食饭畅谈之意,这一传统大约源于明代。做拱一般在正月和二月进行,此时一来农闲时间,二来趁新年喜庆,适宜聚会。做拱日各村不同,一般为一日,但也有一连五日的,就是遇贤都腊圃拱,有抢炮头、还龙殿等庆典,后因开支太大取消了。个别村拱在中秋,如中新莲塘村和正果圭头谭村。

增江河畔,有个小村庄名为龟头潭村,今称圭头谭村,该村在中秋节时有个奇特的风俗。当别的村子人人忙于购月饼、买沙田柚、买柿子、炒花生、炒田螺、煲芋头、煮糖心丸庆贺团圆时,他们则忙于发请帖请客人参加鱼宴,在祠堂、厅厦、书房与客人同欢乐,共庆“团圆”。该风俗一直延续至当代,个中原因鲜为人知。

原来据《村谱》记载:明代河源令农课大使蒋万诚(1344-1406),放假归途中停顿于增江,见江畔平坦,树木葱郁,遂起择地而居之念(其兄蒋万隆先择居县城蒋村)。因该地村头有山,山下有潭,山形似龟,故得村名为“龟头潭村”。蒋万诚迁居于该村后,某日到深潭游泳,探深潭而莫测。他的水性极好,遂再测潭。不想突然一巨鱼来袭,一只脚趾被吞噬。

万诚上岸后数月卧床不起,村民众议,需要“辟鱼”。这习惯延续了三年,但在这三年中村中多有不利,后来又改“辟鱼”为“献鱼”于江中,蒋万诚得以康复,并官升浮阳县丞。此后,该村以“献鱼”为俗,后又觉得“献鱼”于江中可惜,又改“献鱼”为“鱼宴”,时定中秋节,故有中秋“鱼宴”之举。

抗日战争胜利后,爱国将军蒋光鼐从海外回来探亲,应邀来龟头潭村,参与宗亲聚会,也参加了中秋“鱼宴”会。蒋将军觉得如此风俗比较出奇,曾叫秘书查考岭南有多少个蒋姓村子有这风俗。数月后,查到岭南蒋姓村子274个,俱无同俗,唯独龟头潭村有此风俗。据此说来,增城龟头潭村,可算是岭南蒋姓独树一帜的中秋月下“鱼宴”村了。听永銮说,她村分过一次鱼,至于为何有“鱼宴景”,就无从得知了,但“景”一直都做。

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在增城一真延续至今,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从未间断过。建国后,中秋节之夜人们主要是团聚、赏月和闲话家常,诸如放“孔明灯”、“降八仙”、“迷三姑”等传统活动已自然消失。但在年轻人当中又有了八月十四“迎月”、十五“赏月”、十六“追月”等新的玩意,他们利用这段时间的夜晚约上三五好友、同学、知己去登高、赏月、聚旧或唱歌、跳舞等,充分体现了人们娱乐观念的改变和现代文化生活的多姿多彩。

相关资料: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