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增城明诚书院开创了湛若水办学之先河 凤凰山的席光亭为纪念其师陈白沙而建

22-4-4 07:23|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265| 评论: 0|原作者: 巫国明|来自: 南方都市报

摘要: 明弘治十三年(1500),湛若水恩师陈白沙逝世。湛若水悲痛万分,为其服丧三年。正德八年(1513),湛若水奉诏出使安南后顺道回故乡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省亲,其间,把在县城(今荔城)以500银两购置的凤凰山西麓西廓 ...


晚年他在《梦崔清献坐床上李忠简坐床下野服搭飒而予参其间》一诗写道:“清献堂堂四百春,梦中眉宇识天人。报君西蜀青油幕,老我东篱白葛巾。万里归来长短赋,九天辞表十三陈。南风欲埋增江棹,也借青山卜墓邻。”湛若水在《题席光亭》诗序中也透露了选址凤凰山的原因和建亭的因由:“先师白沙先生慕凤凰之胜,寄题诗有‘借我一席光’之句,水得凤凰西坡建明诚书院,为亭其上以奠先生神位,盖取诗语名曰‘席光亭’。”

”吾师一席光,从谁借於是。一声凤凰鸣,五色映天地。此光师自光,何与他人事。自性得自天,无借亦无匮。不离一席间,天地万物备。““席光亭”三字,就其字面一可解读为“一块草席大小的光”,“席”字作名词“床席、草席”解;二可解读为“借光之亭”,“席”字作动词“借”解。本人以为作“借”解更为接近湛若水先生原意。

若按此通俗说来,“席光亭”便是“借光亭”。借谁的光呢?仔细揣测湛若水意思,应为:一借凤凰山菊坡亭亭主、南宋清献公崔与之思想道德和功绩之光;二是借恩师陈白沙师德与学术之光。此外,更包含“席此发光”的深层含意,借凤凰山、明诚书院传承崔与之开创的岭南第一个学术流派“菊坡学派”的经世致用之学,光大以老师陈白沙为发轫的岭南心学。

席光亭既体现了湛若水尊崇先贤、先师与自我谦虚的虚怀若谷与高风亮节,更传达出要把“随处体认天理”的岭南心学,通过书院讲学的形式与平台,推向天下的决心与宏志。明诚书院之后,湛若水在全国各地创办书院无数,但明诚书院的历史地位始终无法超越。故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一锤定音:“明诚书院在增城县城中,湛文简所建……甘泉书院遍天下,此其发祥之地。故尤重云。”

嘉靖三十九年(1560),湛若水逝世,葬于与南香山莲洞书院一望之遥的天蚕岭(今永宁街陂头村境)。万历七年(1579),张居正为巩固中央集权,在统一思想的名义下,整饬学政,禁止民间讲学,铁腕查禁私立书院。明诚书院不得不再度歇业。张居正去世后,书院又大行其道。但已不复王阳明、湛若水在世时大兴书院之风而至鼎盛时期的光彩。

到了天启五年(1625),权宦魏忠贤下令拆毁天下书院,制造了“东林书院事件”。明代书院自此一蹶不振。明诚书院也不例外。在其后数百年时间里,明诚书院已名存实亡。其遗址建筑也在日军侵华攻占增城时被炮火所毁。《荔城镇志》载:席光亭在凤凰山西麓明诚书院后,是尚书湛甘泉为纪念其师陈白沙而建。久毁。

“久毁”二字,道尽了明诚书院命运的沧桑。1984年,四层楼高的增城老干活动中心耸立在已异常挤逼的凤凰山西麓。不知出于巧合,还是冥冥中注定,这活动中心楼顶多建了一雅致小亭。20年后的2004年,小亭被挂上了“席光亭”的匾额。至此,席光亭自诞生到“重现”,历史已走过了452年。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