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因陷入“官场内斗”而遭调职的广东省梅州市委原书记朱泽君,在广东省工商局局长位子上刚做满一年,再度折戟沉沙。一片惊愕声中,更多的喟叹是“终于……”。8月17日傍晚,广东省纪委官网通报称,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朱泽君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正在接受组织调查。值得注意的是,朱泽君在上述调职前已举报缠身。针对其主政广州增城期间问题的举报帖,在网上流传甚广。广东省纪委曾对此专门做过调查,认定系广州市原副市长、增城市委书记曹鉴燎指使他人故意陷害。 深陷“官场内斗” 2015年8月14日,广东省工商局召开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暨全面实施“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推进会。朱泽君在会上发表讲话。“意外”就在这个周五的下午发生。当天15时左右,会议通稿发到了广东本地媒体跑线记者们的邮箱。两个多小时后,他们接到了省工商局工作人员的紧急来电,“上面有通知,稿子暂压。” 一个周末过去,谜底揭晓,朱泽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组织调查”的通报传来。几分钟后,广东省工商局给广东本地媒体发出的全新会议通稿里,已没有了“朱泽君”的名字。朱泽君上一次如此备受瞩目,恰是2014年此时——梅州市委书记、纪委书记一夜间双双换人。 2014年8月15日夜间,广东当地媒体发布消息称,中共广东省委决定,黄强同志任梅州市委委员、常委、书记;朱泽君同志不再担任梅州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胡钛同志任梅州市委委员、常委和市纪委委员、常委、书记;李纯德同志不再担任梅州市委常委、委员和市纪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朱泽君、李纯德两人不和在梅州官场早已不是秘密。一位资深媒体人士告诉记者记者,2012年11月,在梅州蕉岭召开的一场农村基层三资清理监管会议上,两人同时在场。李当时大谈三资监管如何重要、应大力推进,朱泽君随后却“公然呛声”,称大方向没错,但要考虑优先级,先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 “当时就觉得两人有矛盾,这种表态不符合官场规律,听得出来是不给面子。”上述媒体人士称。另一位多次专访过朱泽君的媒体人士也向记者记者透露类似感受,某次专访途中,朱泽君未征求其意见,一个电话便叫来其他媒体记者一起采访。“感觉他做事比较独断,不太尊重人。” 据财新网2014年8月报道,在宣布上述梅州市委主要领导变动前,组织部门“经过全盘考虑,认为朱泽君已经不适宜担任现有职位”。接近梅州官场的人士分析,陷入官场的“内斗”,是朱泽君被调离梅州的原因之一。 在朱泽君调职前数周,李纯德已在接受广东省纪委的组织调查。数年间,两人均是举报缠身。 如今看来,李纯德的问题远不如朱泽君严重。2014年12月13日,广东省纪委通报称,李纯德违反廉洁自律规定,收受他人礼品,违规接受私人宴请,违反财经纪律,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经广东省纪委常委会议审议并报广东省委批准,决定给予李纯德开除党籍处分,取消其副厅级待遇,降为科员,收缴其违纪所得。 争议“朱拆墙” 现年51岁的朱泽君是广东茂名人,早年是教师出身,后经秘书岗位步入升职“快车道”,曾被选为时任广东省委副书记郭荣昌(后任广东省政协主席)的专职秘书。1997年3月,朱泽君来到广州市下辖县级市增城市任副市长,一年后升任增城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2000年3月,时年37岁的朱泽君出任增城市长,6年后升任增城市委书记,至2010年7月,朱泽君主政增城长达10年之久。 此后,朱泽君调任梅州,先后任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市长、市长,2012年2月升任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在梅州的四年间,朱泽君“毁誉参半”,尤其是多封举报信,为其仕途添上阴影。2013年底至2014年中旬,《增城5市民实名举报梅州市委书记朱泽君》、《“梅州一群干部”举报市委书记朱泽君》等网帖相继出炉,广泛传播,其中列举的共同“罪状”包括买官卖官和土地交易等。 不过,财新网2014年8月引述接近广东省纪委的人士消息称,广东省纪委曾经对上述网帖内容进行过调查,最终认定有人故意陷害朱泽君,背后推手正是接替朱泽君担任增城市委书记的曹鉴燎。2013年12月9日,广东省纪委通报,对曹鉴燎涉嫌严重违纪问题立案调查。据上述报道称,曹鉴燎安排他人举报朱泽君,目的是干扰办案方向,把火引向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