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扎实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攻城拔寨的拼劲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社会治理,让增城生态环境更优美、社会大局更和谐稳定。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预警,加大隐性债务化解力度,确保不发生系统性财政风险;强化金融风险监测,及时排查化解p2p平台借贷、股权众筹、社会集资等重点领域风险,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加强扬尘污染防治、锅炉整治、挥发性有机物监管和机动车污染控制。推进黑臭河涌治理,推动纳入国家住建部考核的5条河涌实现长制久清,纳入市考核的3条河涌、纳入区重点治理的14条河涌实现初见成效,东江北干流33条一级支流年底前基本消除劣五类水质。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推进重污染企业清理整治。加强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运营监管,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区内扶贫开发成果,抓好对口帮扶工作。 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创建平安有序的交通出行环境。推动荔星大道、荔城大道等城市主干道和民生路、民乐路等7条市政道路升级改造,打造2条市政样板路。完善城乡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持续开展道路交通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监管,完成东门桥重建,打通朱石公路、富宁路西段等一批“断头路”。加快挂绿广场和儿童公园2个公共停车场建设,升级改造公交站亭50座。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抓好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构建以高质量发展为主导的指标体系、统计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以中央巡视指出的问题为导向,推进挂绿湖安置新社区建设,力争年底前全面完工并落实回迁工作。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推进全民禁毒工程,突出涉毒犯罪的全链条打击; 充分运用“四标四实”成果,深化城中村综合治理;推进智能门禁、智慧视频的建设应用,推动各镇街建设智慧治理指挥中心。扎实推进违法建设治理,确保违法建设“零增长”。完善安全生产治理机制,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排查整治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严厉打击食品制假售假黑窝点,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提升民生事业发展水平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在发展基础上多办利民实事、多解民生难事,兜牢民生底线,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一件一件办好。狠抓优质资源引进,提升教育医疗发展水平。推进中小学基础教育设施三年提升计划,确保2019年计划内项目如期完工。推动华商外国语学校、费得斯公学等优质项目建设,力争2019年9月开学; 确保增城新城区实验学校项目2019年8月竣工。力争再引进一批名校长、名教师,培养认定一批本土名校长、名教师。推动广州前海人寿医院投入运营,推进区人民医院改扩建并创评三甲医院,扎实推进市妇儿医疗中心增城院区、增城惠康医院建设,继续做好区中医医院扩建工作。推进永宁街、新塘镇创建国家卫生镇。 强化民生兜底保障,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8000人以上,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率达75%,充分就业村创建率达65%。发挥就业创业补助资金效益,促进就业创业。完成城乡居民医保参保扩面工作,力争完成参保任务67.79万人。提高低保救助标准、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和重点优抚对象优待抚恤。继续推进“银龄安康行动”。规范区颐养院运营,推动区颐养院内设医疗机构建设,加快新塘、仙村敬老院项目建设,促进医养融合发展。加快受助人员安置中心建设和救助管理站升级改造,推动创建“全国防灾减灾示范社区”。 坚持发展共享于民,推进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引入华语戏剧盛典永久落户增城,支持1978电影小镇争创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完成永宁、中新2个镇街图书馆分馆建设。继续承办好中国(广州增城)攀岩联赛等一批高水平体育赛事和节庆活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做好“双拥”工作,完善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做好国防动员、武装、人民防空、海防打私、侨联侨务、对台事务、民族宗教、文史档案、气象、科技、保密、供销、地方志、计划生育、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工作。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打造务实高效清廉政府 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适应实践发展新要求,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研判。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增强主动作为的工作意识、抢先一步的机遇意识,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安排、早推进,从政策支撑、审批服务等方面发力,推动重大项目早动工、早建设、早竣工、早投产、早达产,确保一季度经济发展实现“开门红”。坚持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加强经济形势综合研判,紧盯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和关键指标,研究调控办法和规律,推动企业释放产能。加强房地产市场运行调控,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任务,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强化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启用新政务服务大厅,重点领域和常办事项基本实现“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推进“互联网+电子政务”建设,推动政务信息联通共用。完善12345政府热线服务工作制度。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 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健全决策机制,完善政府重大决策目录和听证目录。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推动执法力量下沉,完善执法程序,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食品药品、农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领域执法力度。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全面治理庸政懒政怠政,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发挥审计监督“免疫系统”功能,构建统一高效审计监督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