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活力:小支点与大产业 南香山下,一座座现代化的工厂拔地而起,从康宁玻璃工厂到彩膜厂房、阵列厂房、成盒及偏贴厂房,再到模组整机厂依次排列。超视堺10.5代线项目成功点亮,实现从一颗玻璃沙到一台超大尺寸、超高清的模组整机厂都落户增城,把从前端玻璃到后端的全产业链都集约在一起。这是广州改革开放以来单笔投资规模最大的先进制造业项目,目前,首批65寸产品已试产并小批量供货。项目产能从最初的每月4000大片提高到36000大片,预计2021年将进一步提高到63000大片。 如果说信诺amoled模组生产线项目是“小屏”世界的“尖刀兵”,那超视堺8k项目是增城在“大屏”生产领域的“巨无霸”。在其辐射带动下,空气产品电子气体、康宁显示科技、超视堺国际智能科技等一批产业上下游的设备及材料供应商向增城汇聚而来。 地处广州东部,增城作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支点,开创了一系列极具推广意义的“增城模式”,撬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大健康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引进一批标志性龙头产业项目,推动品牌企业集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显示度”增强了。超视堺8k全生态产业园区正式投产,维信诺实现“当年动工、当年建成、当年点亮”,工信部电子五所总部投入运营……聚焦“芯”“屏”发展,以显示面板、电子元器件、半导体材料、8k+5g全生态产业为主,配套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上下游产业,一个千亿规模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迅速崛起。 ——“加速度”更快了。以广本、北汽等整车生产企业为“龙头”,增城先后集聚日立汽车马达系统、广州电装、广州提爱思等15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汽中心华南基地、广本研发中心2家研发检测机构,形成集整车生产、零部件配套、研发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擦亮了“广州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的招牌。 ——“含金量”提高了。前海人寿健康医疗综合体医院项目建成使用,深圳龙城国际康复医疗健康中心奠基开工,现代化高水平的三级甲等华商中医院落子布局。一系列健康服务资源加快集聚,推进地铁21号线健康产业带规划建设,发展健康服务、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完善研发、生产、销售配套企业体系,打造大健康千亿级产业集群。 改革创新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从研发生产到技术服务,从科技创新到产业集聚,优质资源向东流动,扎根增城大地。增城区高新技术企业从2015年的60家增长到2019年的484家,年均增长68.5%。2020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超过500家,专利申请、专利授权、发明专利申请和发明专利授权分别同比增长86.7%、103.8%、98.9%、48.7%。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优化营商环境”。面向“十四五”,增城区将对标世界银行和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落实营商环境改革4.0改革举措,以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为主攻方向,简流程、减成本、减时间、优服务,在广州市创建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中奋勇争先,走在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