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增城丝苗米:稻作历史源远流长 稻作文化底蕴深厚

13-11-23 07:13|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688| 评论: 0|原作者: 宋东海|来自: 《增城文史·第八辑》

摘要: 中国是水稻大国,区域广阔;稻米是人民生活的基本口粮。稻作历史源远流长,稻作文化底蕴深厚,深入研究和推广普及稻作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宋东海几十年都是从事农业科技的学习、研究和推广工作,但要扼要讲 ...



近代栽培稻历史分布

我国栽培稻源远流长,区域广阔。中国稻作之父丁颖教授(1957,1961)根据我国稻作区的自然条件、栽培制度、品种类型以及行政区域等特点,把我国稻作区域划分为6个稻作带:(一)华南双季稻作带。位于南岭以南,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及其所属诸岛屿。稻作面积约占全国稻作面积的27%,产量约占全国水稻总产量的22%(台湾未计入)。以籼稻为主。珠三角地区、广州增城都属此范围。

(二)华中双单季稻作带。位于南岭以北,淮河、秦岭以南,包括江苏、上海、浙江、安徽中南部、江西、湖南、湖北、四川8个省(市)以及陕西和河南南部地区。稻作面积约占全国稻作总面积的63%,产量占全国水稻总产量的66%。有早、中、晚籼和早、中、晚粳6个类型品种,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三)华北单季稻作带。位于淮河秦岭以北。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和河南北部、安徽的淮河以北、陕西中北部、甘肃兰州之东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稻作面积占全国稻作总面积的1.5%,产量占全国水稻总产量的1.3%,以粳稻为主。

(四)东北早熟稻作带。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黑龙江省漠河以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和内蒙古东部。稻作面积占全国稻作总面积的2.6%,产量占全国水稻总产量2.2%。品种是早稻早、中、迟熟粳稻3个类型。

(五)西北干燥稻作带。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之西、祁连山以北。包括甘肃西部、内蒙西部和新疆。稻作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水稻总面积和总产量的0.3%。全为单季稻,品种只有早稻早熟粳1个类型。(六)西南高原稻作带。位于西南高原地区。稻作面积占全国稻作总面积的6.1%,产量占全国水稻总产量的8.8%。以单季稻为主,双季稻、冬稻、陆稻均有种植。

增城市属华南双季稻作带、广东省10大粮产县(市)之一,主产双季稻籼稻。根据统计数字分类统计,上世纪70年代,增城每年种植水稻94万亩左右,大多数是中迟熟品种“大粒谷”(非优质稻),只有6%左右是优质稻,主要是民科占、双竹占。

1983年开始优质稻明显增多,达11万多亩,占水稻总面积的12.5l%,主要是双二占、双竹占、丝苗选6号;1984年达20万多亩,占22.27%,主要是双二占、o五占、丝苗选6;1985年优质稻升至30万多亩,占36.65%,主要品种是双二占、丝苗选6;1992年达5l万多亩,占64.79%,主要品种是双丝苗2号、丝苗选6。

这一年是转折点,从此,优质稻占绝大多数。1994年优质稻升至65万多亩,占水稻总面积的90.44%,当家品种是野澳丝苗、粳籼89、七桂早25;2000年优质稻占总面积的96.1%,当家品种是桂野丝苗、增野丝苗、红野丝苗。从这一年开始,增城市水稻实现优质化,其中绝大部分是丝苗品种。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