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新闻热点 查看内容

“牛仔裤之乡”增城市新塘镇的环保欠账

12-11-21 09:04|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356| 评论: 0

摘要: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生态文明建设”与建设小康社会的四方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列在一起,提升到了战略高度。“生态文明”成为十八大报告的关键词之一。十八大报告 ...


经济和环境的平衡

新塘的污染只是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矛盾的一个缩影,随着经济的增长,频发的环境污染事件日益成为发展的桎梏。中国在2001年成为wto新成员后,深度介入全球经济和国际分工,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被地方政府迎进“家门”。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在许多制造领域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国,如水泥、钢铁、纺织服装,近年又加上汽车、手机……然而,伴随而生的深度污染问题、资源压力,也让政府措手不及。

在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上,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言时,对环境资源问题已有担忧:他提出,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应当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此背景下,“循环经济”成为一条出路。两年后,中国在10个省份开展了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5年后通过了循环经济促进法。

但利益格局一旦形成,就难以打破。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巡视员孙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只让经济解决问题有困难,官员政绩观是个大问题,还是单纯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十六大以后,多年的环境破坏累积的民间不满逐渐爆发,城市化进程中工业与居住区域规划不合理又激化出更多矛盾。环保部原总工程师杨朝飞表示,自1996年以来,中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以年均29%的速度增长。

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的专家都表示,地方政府常常找不到这个艰难的平衡点。专家表示,中国gdp总量是靠资源消耗维系的。要完成十八大报告关于到2020年经济总量翻一番的目标,消耗的资源也会更大。这也意味着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实践十八大报告建设美丽中国时,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由于长期以来“发展是硬道理”被误读为gdp增长是硬道理,gdp增长数字因此成为政绩评价中最硬的指标。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因此在项目决策中任意降低环境门槛,引入大量高污染、高风险的企业;在环境管理中为污染大户撑起保护伞,干扰当地环保部门的环境执法。也因此,如何将北京的首要任务转换为基层的切实行动,是外媒在解读十八大“五位一体”布局时的着重点之一。

事实上,“建设生态文明”在2007年中共十七大上第一次被明确提出。但当时社会影响力最高的词却是“节能减排”。对于处在工业化加速期的中国来说,这有着特别意义。有媒体报道,政府在2006年提出的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目标都完成得非常艰难。到了最后交卷的2010年,未完成任务的地区、企业集团和行政不作为的部门面临问责和处分。于是各地出现了“拉闸限电”的乱象。

2012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还对全国十余省区就“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课题做了专题调研。2012年8月,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已有53个。让人关注的是其中提到“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撼动目前的政绩考核机制,十八大已经透露出更积极的决心。

环境优先原则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史。人类对自然改造的能力越来越强,同时对自然无节制的掠取也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耗竭。反映在当代中国,困扰也很明显:1979年至2011年gdp年均增长9%以上,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但单位gdp的能耗亦高出经合组织30个国家平均值的20%。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提出上述名词,“美丽中国”首次出现在全国党代会报告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辛向阳认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是一种辩证的思想,五大建设之间是有普遍联系的。他介绍,近些年来,由企业发展带来的一些环境问题招致群众不满,甚至影响社会稳定。这其实就是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相互影响。

“只有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才能更加顺利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辛向阳对法治周末记者说。十八大报告对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作出了一系列部署。专家们也指出,要把这些措施落到实处,必须建立刚性的评价机制和硬约束。“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保证环境权。”参加、见证了近15年来中国大多数环境法律、法规起草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他表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就必须在环境法中确立环境优先的原则: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时,应当选择环境保护,放弃可导致不可逆转环境损害的经济发展。“我盼望能在即将修订的环保法中把环境优先的原则确定下来。”国家林业局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吴斌指出:“绿色gdp我们提了很多年,实施起来很难,没有可定量评价的标准,今后必须把相关评估指标确定下来,在对官员的考核上体现出来。”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热文推荐
  • 增城区新塘镇小区月保车位比买楼前暴涨 而
  • 抗战期间增城派潭“梅都自卫大队”纪实
  • 增城的龙舟活动历史悠久,划舟为乐的荔乡人
  • 记者采访遭增城新塘民警执法粗暴 还动手抢
  • 免费上网!增城市最新WIFI热点分布明细
论坛新闻
  • 增城市六旬老太争当志愿者,为创文处理
  • 增城公安发布首部禁毒题材微电影《妈妈,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