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增城支公司张子宏:好处真是多,担心公共资源少 “撤市设区”总体来讲,个人觉得是利好的,符合增城“现代化生态城市”定位建设。首先会加快广州的经济商业中心东移,从而使增城获得更多的资源投入城市建设发展或者升级改造;另外有助于增城吸收人才和产业投资,改善就业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有助于各方面的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包括交通配套、医疗配套、教育配套等与广州接轨。 然而,我也有对“撤市设区”的忧虑。比如担心物价会不会应声而涨,特别是增城楼价,会给本地居民很大负担;另外,本地以外的人口大量涌入(如教育城建设),有造成教育、交通、升学等资源本地资源被争抢的隐忧,也会加大增城生态环境的负担;撤市设区带来的城市建设,也有可能造成增城出现经济泡沫,这些问题都值得警惕。 ★增城区国土房管局相关负责人:增城不限购可以任性购买 增城区国土房管局负责人相关负责人用“量大、价低、任性买”、“形成了三大板块”、“消化周期短,去库存优势明显”“商业地产蓬勃发展”、“旅游、养老等新业态、多元化地产逐渐形成规模”来形容增城房地产市场目前的主要特征,并通俗地称之为“成交量大,住房价格保持低位,增城不限购可以任性购买。” ★增城普惠金融促进会秘书长刘立新:设区百利无一害,总体规划抓住发展机遇 增城从县级市成为广州市的一个区,其意义不言而喻,可谓百利而无一害,增城将从经济、人文、思想理念各方面获益,这对增城来说是一次重大机遇,应积极把握。首先要有一个总体的城市发展规划,使长处更长,短处压缩;另外要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第三要下好金融这盘棋。 增城的核心产业是农业,但并非一般的农业,而是旅游农业。旅游农业的产业化,需要依靠现代金融业,因此发展普惠金融是大势所趋,普惠金融能改善当前农业的落后现状。同时,可以依靠农业尤其是景观农业的发展,吸引金融总部、互联网公司总部来增城安家落户。 ★粵汇资金互助合作社客户经理卢会宁:发展北部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几点建议 增城可谓是人杰地灵的一块宝地。增城的自然灾害少,交通网路较为完善,生态区域布局集中,人文历史悠久等。增城撤市换区,相当于重新洗牌规划方案,加快了生态城市建设步伐,增加了就业机会,为创业青年提供了展示创新项目平台,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带动gdp增长。增城的北部地区,犹如一颗等待打磨的玉石,自然资源丰沛,非常适宜建设农业种养殖项目。 如何将其打磨的完美,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合理科学规划,征选优秀的现代农业项目入驻北部生态园区,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北部农业项目,将可用资源集优整合,尽可能的保持原有的生态资源不被破坏。有句古话是“给予鱼不如授予渔”,入驻企业为当地农户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给予其技术上的支持,互惠互助的合作关系会减少不必要的利益冲突。 近日来增城连绵不绝的阴雨天气,持续的暴雨使得种养植户、农业企业损失惨重,无农业损失险予以保障,很难进行灾后恢复种养,农户会逐渐放弃耕种,而选择外出务工,以此会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生态农业的建设和保护。对此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发展农业保险业,将农业保险与农户、涉农企业农业种养生产紧密联系起来,加大农业保险宣传,提升农户、涉农企业参保意识,重点针对稻谷、水果、林木、水产种养方面的农业保险投放问题;不断完善农民信用数据库,提升农户、涉农企业风险抗御能力;逐步完善农业保险经济补偿制度,提高农户、涉农企业农业生产灾害救助参与度;稳健发展“三农”保险,不断创新支农惠农方式。 2.打造品牌产品:引导农户、涉农企业以特色产品、优质服务为重,不断利用新的营销方式,多渠道打造高端品牌;以产品质量为基础,帮扶农户、涉农企业树立良好的产品形象,高质量、高价格的战略,是对品牌维护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网络营销平台,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展示本地传统农业文化,特色农产品新形象。 3.发展观光旅游业:将休闲观光旅游活动与体验农耕文化、品味农村优美环境、走近农家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适应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结构调整变化的最佳产业结合点,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在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