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增城年鉴2012》:关于增城市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调研报告

13-2-1 05:06|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086| 评论: 0|原作者: 陈克|来自: 增城市政协文史委

摘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亦是人的经济、社会、政治活动的灵魂。文化遗产,是人类集体、群体或个人创造的文化财富被后代认可和继承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的总和。一般分为文物,即文化财富与载体 ...



六是伦理保护。也就是非遗产地的人要爱惜和尊重文化遗产的民间意愿、社会空间、文化传统和民俗权利,并与遗产地人民一同参与保护管理和共同欣赏,正如我们增城市委市政府在科学发展南方论坛广州(增城)宣言提出的实行“四原保护”――原生态、原民俗、原住民、原产权保护,真正做到保护也是发展,保护也是发财(无形财富),保护是为了子孙后代。

正如法国学者在《人类财富的新尺度》一书抨击造成金融风暴的财富观所说,要提升人类对文化遗产的关注水平,从根本上说,是要改变人类自己的财富观,告诫人类的爱惜和尊重比物质享受更重要,而人类往往在失去这些精神财富时才知道其可贵。幸福的不丹,国王旺楚克早在1970年就提出,衡量一个地区发展的标准应是国民幸福总值,而不仅仅是国民生产总值;

施政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他提出,人生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将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保护置于经济发展之上,其实践的结果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700多美元的不丹,国民幸福指数很高,成就举世瞩目的幸福的“不丹模式”。

(二)在发展的目的上,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文化遗产保护与满足人们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关系,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如社会主义新农村或生态村建设,就可以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通盘考虑统筹兼顾。增城小楼镇东西境村老街的老百姓就已经尝到了甜头得到实惠;

东西境村老街修整后变成饮食购物一条街,成为广东省旅游特色村,广州首个“农家乐旅游示范点”,农副产品销售店、农家旅社、农家美食店有20多家,吸纳了附近150多位农民从事服务业,村民自发销售农副产品的档口发展到80多个,致富了农民,并引来了投资商,投资巨资在其村后山公园旁建设一个五星级农家乐宾馆等。

又如派潭腊布埔(熊氏宗祠)、鹅兜村、石屋村,相距仅几里,且文物丰富,熊氏宗祠是广州地区最深(74米)最多进(7进)大祠堂,堂内挂有满文汉文匾额和祖上从宋至今的神主牌位,堂外有举人石碑旗杆石和表演场。鹅兜村连绵一里,一字排开在交通要道边,驿站和晒场提供了活动空间,村内两层连排骑楼曾是1949年中共增城县后方县委(书记陈李中)旧屋址。

石屋村与鹅兜村背山相连,是客家围屋与碉楼结合的古村,田、塘、村、山、林格局明显。我们可用这些村的不可移动文物为背景,发展文化旅游。又如小楼何仙姑文化旅游商业街我们可以策划成原生态文化麒麟、貔貅、舞春牛、山歌会+牛仔客家式时装表演展销+增城十味美食宴。并把这娱、购、食、游、拜联点成线,开发建设成为增城旅游的新亮点,打造长宁客家(新丰县古代叫长宁,长宁客家是以新丰为代表的,广东三种客家语系之一)文化品牌。

(三)在发展思路上,要始终坚持把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融入世界文化发展进步潮流,置于市委市政府三大主体功能区的总体布局来全面谋划推进,不断提升文化遗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国际影响力和区域竞争力。如湛若水既出使过越南,其“以自然为宗旨,以道德为标准、以文艺为华彩、以知行为功夫、以事业为结果”,“随处体认天理”的哲学、教育和养生思想又深得日本人喜欢和研究。

我们可以考虑与中日合资的广本增城工厂合作,在适当时候联合召开“湛若水国际学术研讨会”,结合宣传南部生态工业的典范广州本田绿色工厂的企业文化品牌,扩大中国绿色名镇新塘作为工商新城的影响,以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在发展力量上,要始终坚持政府在文化遗产事业中的主导地位和人民主体作用的协调运作,研究形成发挥人民主体作用的制度和机制。如我们现有11个民间文学艺术团体,与文化遗产事业关系够密切并起作用较大的有:民间艺术家协会、增城市客家文化研究会、增城市曲艺家协会、增城市湛甘泉文化促进会等,可充分发挥这些民间团体的主体作用。在发挥基层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实现其基本文化权益方面,不但让群众体现其文化享受权、欣赏权、知情权,更要创造条件充分实现其表达权、表现权、参与权,想唱就唱、想演就演,自得其乐亦娱乐大众。

(五)在发展依托上,要始终坚持把打基础、造环境、强素质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要加大文物普查摸家底、遗产宣传造氛围、人员培训强素质等基础工作的力度。建议市政府加大对文物普查等基础性工作的人、财、物投入。宣传、文化、文史、文联、市志、档案和各镇街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宣传推介,形成“全民保护、保护也是利用”的舆论环境。

下一步我们要提高三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专业人员素质和比例,建议试行全国公选招聘三馆馆长。我们还建议最好由抓文化旅游广电新闻、教育的副市长和有关专家、行家亲自给局长、镇长、村长们上有关课程,提高各级文化遗产保护责任人的素质,像派潭中学、增城二中那样依托学校培养貔貅舞人才、客家山歌人才,齐抓共管做好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

总之,我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要三依托,一是依托政府打基础、造环境、招人才、强素质、增投入;二是依托学校开课程、育人才;三是依托文化旅游。正如《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的那样,“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使文化遗产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全文完)
1234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