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广州增城马来西亚华侨血泪史:太平开辟期的会党与华人籍贯探讨

21-8-21 11:24|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5930| 评论: 0|来自: 李永球

摘要: 1 前言19世纪40年代左右,太平(原名拉律Larut)的吉辇包(Klian Pauh)发现了藏量丰富的锡米。不久,又在新吉辇(Klian Baru原名甘文丁Kamunting)发现了锡米的蕴藏。于是,吸引了来自槟城等地的大量华族移民蜂拥而 ...


注释

① 维多•巴素著,刘前度译《马来亚华侨史》(槟成:光华日报,1950)指出,1825年,槟城即发现了海山党的设立,初期会员以粤籍占优势,1845年至1860年之间,因客籍会员的大幅增加,而变成客家人支配的会党。(页107、108)该书也对海山5个县份的记录有些不同,即为“中山、番禹、顺德、南海与东莞”。(页72)本文的5县名称乃根据张清江译,黄存燊著《华人甲必丹》(新加坡:国家语文局,1965)一书所载,除了易中山为增城外,余4县一样。(页106)。
② so ah chiang 的中文名字,一般被译为苏亚昌。我在田野调查中发现为苏亚松,被土酋于1865年6月间处死后,当地人民立庙奉祀他,尊为“苏蓝卓公”(拿督公)。马来同胞则尊为“panglima ah chong”。参见拙文载《愿景》文化季刊第8期,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出版,2001年4月,页51-53。
③ 陈剑虹:载《星槟日报•新年特刊》1982年1月1日,版25。
④ 同注③。
⑤ 黄存燊著,张清江译《华人甲必丹》,页76。
⑥ 黄存燊著,张清江译《华人甲必丹•附录k》页110-112。
⑦ 同注③以及張少寬著《槟榔屿华人史话》(吉隆坡:燧人氏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9月初版)页239。
⑧ 黄存燊著,张清江译《华人甲必丹•附录h》页105-106。
⑨ 同注⑥。
⑩ 目前所发现的各县份同治古墓,计为增城11个、从化2个、鹤山1个、番禹1个、东莞1个、宁阳(台山)1个及海南1个。
⑪ 增城总墓在岭南庙冢。碑曰“增龙两邑总坟”,此碑立于1923年重修之时,旧的已换掉丢弃。不过,其“增龙两邑后土”却是原碑,重修时幸亏没换掉,此碑有上下款,但严重风化字迹模糊难辨。上款为“同治□年□月□日吉旦”下款为“把兄观贵、亚带、亚记等立。”我在附近发现一位增城人李金福之墓,上款是“同治二年十一月吉日重修”,下款也是“祀弟观贵、阿带、阿记等立”。唯一不同的是“把兄”与“祀弟”。在后土碑上自称把兄,倒是怪怪的,显然会党的色彩颇重。观贵姓李,他与郑景贵、刘三和、郭亚胜等在会党与经济权益上都和建德堂及漳泉商人们有所挂钩。(见陈剑虹:)至于亚带与亚记,可能就是在上签名的请愿人之二:叶亚带、李亚记。(见《华人甲必丹》页106)。我判断增龙总坟建立于同治二年(1863)。论证是观贵三人受委建立总坟,完成后,发现附近的李金福墓欠修(或许无碑或为木碑),基于同乡又宗亲又同党又同事等感情,于是在同治二年十一月(1863/64)重修其墓立上碑石。不过,这尚待进一步发掘更多的资料来考证。
⑫ 见张清江译,黄存燊著《华人甲必丹•附录j》页107-109。
⑬ 黄林添之墓在吉辇包区的岭南庙冢里,碑曰:宁 同治八年七月吉旦 清故林添黄公…… 邑 梁石生立
⑭ 维多•巴素著,刘前度译《马来亚华侨史》页77-78。
12345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