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增城概述 查看内容
新闻热点 增城概述 政务文宣 人物事迹 文学作品 吃喝玩乐 风土人情 千奇百怪 历史文化 观点社论 便民服务 商务情报

提高田野调查摸清增城古驿道遗迹 挖掘沿线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新城市名片

22-8-28 07:13|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927| 评论: 0|来自: 增城规划与测绘

摘要: 广东省人民政府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修复南粤古驿道,提升绿道网管理和利用水平”的工作部署,并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实施全省古驿道的调查、保护与展示工程,将 ...


3、古驿道保护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相结合  

增城古驿道作为增城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仅是古代的交通通道,也是经济流通之道。增城东南西北四条陆路古驿道以及东江、增江水上古驿道串联起增城众多村庄,对增城古驿道的保护与利用,将成为继增城绿道之后充分带动沿线村庄发展的“黄金纽带”。因此古驿道规划建设应充分结合沿线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将古驿道活化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激发沿线村庄活力,带动沿线村庄经济发展,让增城古驿道再次发挥其经济功能,成为乡村“发财致富之道”。

4、古驿道保护与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  

通过充分挖掘和整合古驿道沿线历史事迹、民风民俗、民间文艺、传统技艺等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青少年教育和传统手工艺等产业。如南路古驿道可大力挖掘和整合以湛若水为代表的“甘泉文化”,利用自身历史文化优势,推广儒学教育,打造青少年国学培训基地,发扬和推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榄雕技艺”等传统手工艺产业,带动就业和技艺的传承,开发适合旅游需求的产业和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北路古驿道沿线的正果镇可整合其佛文化、客家文化、畲族民俗文化,开发文化艺术创作、影视摄影等,延伸文化产业链条。

5、古驿道保护与沿线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  

在充分利用现有绿道沿线驿站、服务中心、商业等设施的基础上,结合古驿道沿线古村落、古驿站等进行活化利用,完善古驿道沿线游客服务、住宿、商业、休憩、文体活动等设施,提升古驿道旅游承载力和服务水平,满足游客不同的需求;完善古驿道交通衔接、停车等设施,提高古驿道的可达性;建立完善的古驿道标识体系,通过对历史文化展示、景点指示、游玩路径指引等,凸显古驿道历史文化特色。


(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夏街迎恩街示意图)

(二)示范段-夏街古驿道的活化利用

1、夏街路(古称“迎恩街”)古驿道的辉煌历史  

远古增城,陆路交通比较落后,县内交通全赖增江及可供马匹行走的驿道,官员到增城任职也多乘船只。那时,县城上落码头建在增江西岸的横街口陈屋村门楼东面,因江边横街口至县城一段道路荆棘丛生,尚无道路接通,故进城的必经水路驿道——横街口码头,成为衣锦还乡学子、走马上任或巡视增城的县官必经驿站。走下码头,踏入横街口广场,穿过陈屋村门楼,途经春牛坣、隔豪黄,进入夏街村尾廻龙关门楼。步入廻龙关门楼后,北行踏入麻石大街。该麻石驿道一般路宽三米左右,部分路宽达六米,用长条麻石铺砌。沿途经石王庙、穆庵祠堂、西溪祖祠、双孖宗祠、黎氏宗祠、扶瑶府遗址,到达县城南门(夏街村头,今“通明门”),再进入县城总铺。从码头上岸到南门这段路古称“接官道”,在明、清时既是驿道又是“迎恩街”,全程约800余米(如图6)。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增城论坛|新塘地图|派潭镇|石滩镇|中新镇|荔城街|崔与之|增城绿道|增城丝苗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