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风土人情 查看内容

增城区仙村镇下境村仍保留传统乞巧习俗 虽紧跟时代步伐 却面临后继无人

18-8-18 02:54|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194| 评论: 0|来自: 人文增城

摘要: 七夕不仅仅是情人约会的节日,更是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在广州,人们喜欢把七夕称为“七姐诞”、“七娘诞”,或“摆七娘”、“拜七娘”。“拜七姐”起源于汉代。当前,乞巧风俗在广州天河区、番禺区、黄埔 ...
七夕不仅仅是情人约会的节日,更是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在广州,人们喜欢把七夕称为“七姐诞”、“七娘诞”,或“摆七娘”、“拜七娘”。“拜七姐”起源于汉代。当前,乞巧风俗在广州天河区、番禺区、黄埔区等地较为兴盛。其中天河珠村和番禺谭山是目前广州乞巧活动最集中、规模最大的“村落”。相对于广州的乞巧节习俗而言,增城的七夕习俗并无太隆重。

增城区仙村镇下境村仍保留传统乞巧习俗 虽紧跟时代步伐 却面临后继无人


七夕“拜七姐”菱角和萍婆供奉

增城区也仅剩仙村镇下境村仍保留乞巧节传统习俗。普遍家庭的“拜七姐”习俗活动相对而言较为简化。“明天记得买水果拜七姐”、“别忘记用桶装水装一桶七姐水啊”,在增城,七夕的前一天总是会听到这样的话。特别重视传统节日的长辈们在前几天就开始提醒准备七夕好需要的东西。七夕前一晚或凌晨时分,长辈们都会通过“摆贡案”来“拜七姐”。这个习俗虽然没有旧时热闹,但长辈依然会很重视“拜七姐”这个仪式。

长辈们会提前一天去选购水果“备足货源”祭拜“七姐”。对于小孩子来说,七夕就是有很多水果吃的一个节日。用于拜祭“七姐”的水果不能马虎,水果样式多种多样,包括苹果、葡萄、水蜜桃、龙眼、香蕉、李子等。必不可少的就是用菱角和苹婆来供奉。萍婆被称为“七姐果”,在七月初七前后上市,是岭南珍稀果品,平时并不易能吃到。拜祭“七姐”的同时,长辈们会说一些恳求七姐的话,祈求美好愿望。拜祭完成后,家人聚在一起,吃吃水果,聊聊天,和家人度过一个美好的七夕。

取“七姐水”可消灾除病

前一天晚上,长辈们也会在天台放一个装满水的水桶,采集夜间和清晨的露水。长辈们说这些露水是天上的仙女下凡间到河里去洗澡留下仙气的神仙水。用了这些神仙水洗澡,能够消灾除病。所以小时候,父母都会叫孩子去家附近的河溪里洗身,寓意着用“七姐水”冲去小孩子身上的污浊,祈求孩子们强健平安。

七夕水也尤为清洌甘甜,用来做凉粉等糕点味道会特别好,用来灌溉植物也会生长得特别旺盛。七夕这一天,增城家家户户都会去河边或者井里盛一缸水,将水储存起来。据说由于七夕水是神仙水,能够常年保持原样不腐臭。到了下一年的七夕,再把水上一年储存的旧七夕水倒掉,换上新一年的七夕水,以此祈求未来一年吉祥如意。

增城区仙村镇下境村的乞巧节

七夕节起源于汉代,又名乞巧节、七姐诞。时至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牛郎织女的爱情形象深入人心,人们都称七夕节为“中国的情人节”。但不少七夕习俗活动也随之弱化。随着时代发展,增城地区大多七夕习俗也已简化。但下境村百年来始终保持着每年七夕举行“七姐诞”习俗活动,是增城极具代表性的七夕习俗活动。增城区仙村镇下境村在北宋咸平年间开村,有着上千年历史。

北宋年间,下境始祖列之杰奉命驻扎于增城,期间遨游山水,埋名乡野,看到仙村下境一带山青水秀,认为此地是天地灵气所盛之地,适宜子孙繁衍生息,便于咸平元年(公元998年)举家从陕西省迁来。一千多年以来,漫漫历史长河,几十代下境人不懈努力,使得如今的下境村物阜民丰,安居乐业,逐渐发展成为户籍人口4600多人,常住人口6000多人的大村。

村内有四帅古庙、绥偁书院等文物古迹,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古韵的村庄。其传统的“摆七姐”活动已延续100多年,因其始终保持着传统的乞巧节习俗而声名在外。其更是增城地区唯一仍然保持古老乞巧习俗的村庄。每逢七夕,仙村镇下境村四帅古庙的游客便会络绎不绝,增城乃至广州、东莞的市民都会成群结队,慕名而来观看下境村“摆七姐”,热闹场景堪比春节。

众多游客到下境村参观“摆七姐”活动的同时祈求美好的愿望。据下境村村民介绍,他们会先用彩纸、泡沫、报纸、谷粒、红枣等制作成花果、器皿、人物等各种精美细节的手工艺品。农历七月初六晚上,“巧姐”们会将这些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摆放在四帅古庙贡案台上,供乡民和游客参观欣赏,这就是下境村的“摆七姐”。

据悉,“摆七姐”已有100多年历史,具有浓郁的传统民俗特色。下境村“七姐诞”习俗活动以“摆巧”为主要内容,村里的“巧姐”、“巧婆”们将自己手工制作的各式各样工艺品集中摆放在四帅古庙供游客观赏。“摆七姐”既能体现出下境村妇女们的巧手妙思,也能让更多的群众通过欣赏传统民俗特色的手工艺品了解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巧手巧思巧姐,一针一线亲手缝制

“摆七姐”最重要的是七夕贡案台上手工艺品的展示。每次“摆七姐”都有上百件手工艺品,大都包含美好的寓意。由于手工艺品制作过程繁琐、数量多,通常要提前一个多月开始制作。每年端午节过后,村里的妇女们便会集中在一起,一针一线亲手缝制“七姐诞”所需的手工艺品。手工艺品有多种不同的主题,包括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瓜果梨桃、自然风光、农耕劳作、公园景观、神话传说等各个方面,涵盖珠绣、广绣、压花等民间工艺。

使用的材料都很“接地气”,有木板、泡沫、稻草、珠子、大米、布条等,制作而成的手工艺品栩栩如生,充分体现出下境村村民们的心灵手巧和对美好生活的期望。纵使“七姐诞”的手工艺品主题如此多样化,有一样物品是始终不会变、从未缺席过下境村七夕盛宴并始终占据最显眼的位置,那就是“巧姐”、“巧婆”们亲手制作的下境村牌坊。牌坊制作极其精致,缀满各色珠子,是手工艺品中的经典之作。从牌坊看过去,会看到各色各样的人物塑像、鹊桥等手工艺品。

制作牌坊的时候,需要注意很多小细节。一个人独自完成牌坊的制作是极其困难的,一般由几个“巧婆”、“巧姐”一起制作。即便如此,也要花费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2013年8月,在第九届广州乞巧文化节两岸四地民间艺术创作大赛中,下境村人亲手创作的工艺品“下境村牌坊”荣幸地获得了传统工艺组优秀奖。

紧跟时代步伐,却面临后继无人

虽然“摆七姐”是个有着100多年的传统节日习俗,但下境村人也不断尝试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为传统的习俗注入新的活力。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时,不再是单纯地缝制,而是添加声、电、光等现代元素,使其成为一件具备传统和时尚双重特点的手工艺品。这是一种创新,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延续。但据了解,如今“摆七姐”所用的手工艺品,几乎都是由老一辈下境村人制作而成,年轻一辈并无人学习制作,乞巧节传统习俗获将面临后继无人的情况。

“其实像我们这一辈人已经很少人会制作这些手工艺品了,但是我希望下境村这些传统习俗能够一直维持下去,不会消失。以前是妈妈带我来看‘摆七姐’,希望在十年后,甚至几十年后,带着我的孩子到下境村时,仍然能够看到这些多精致的手工艺品。”参加过多年“摆七姐”活动的温先生感慨道。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