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人才之后,培训同样重要。年前刚开业的邓村石屋度假酒店在今年春节迎来了第一批客人,虽然酒店建在田间,但是走进酒店大堂的瞬间,游客却享受到了高质量的贴心服务。“我和老伴经朋友介绍来这住几天,感觉这里的服务员很淳朴,素质都比较高,看得出来培训得不错。”笔者在酒店的书画间遇到了正在写软笔书法的高阿姨,她说与酒店标准化服务不同的是,淳朴的招待正是乡村民宿的魅力所在。 石屋酒店体量不小,除管理人员外,酒店员工几乎全部来自本村。前厅负责接待的喻小姐是“增城媳妇”,以前在深圳和东莞都做过类似工作,得知村子里可以提供这个工作机会,她马上选择回乡发展。“薪水和在外打工差不多,但可以省去房租,还能照顾孩子和家人,这还有什么犹豫的呢?现在和以前可不同了,农村除了种田,赚钱的方式还多着呢。”笔者走访了增城的多家民宿后发现,增城民宿员工的工资待遇对标广深珠等大城市,对于本地村民而言极具吸引力。 人才的引进不仅能够提升旅游在乡村里的服务水平,更能带动当地村民的思想意识。就在几年前,增江街道的大埔围村还是一个落后的“角落村”,现在村子里随处可见活力十足的创业工作室,年轻人多了,村子的思想氛围也开始开化,住在村子深处的红姐经营着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万家旅舍,热情的招待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像这样选择留在乡村的人还有很多很多。“90后”的邱智康凭借出色的经营能力,让“林庄农家乐”一度成为莲塘村生意最红火的农家乐,研制改良的农家菜,与马戏团合作为游客提供增值服务,大量购买单车为游客提供免费的娱乐方式……就这样,农庄的口碑做起来了,每个周末都有上百号游客慕名前来,就这样,邱智康成为年入百万元的“90后”。近年来,央视财经频道都为这家农家乐免费采播3次,反响很好。 高端民宿,让乡村走上“新征程” 正如名字所言,万家旅舍在创立之初的目标是想让增城的乡村旅舍达到万家,这样的发展理念无疑能让村民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旅游事业中来,但随着乡村民宿市场的扩大,一些企业投入的高端民宿的崛起也让增城乡村旅游的知名度更响亮。实践证明,民宿一定要朝着由初级向高级、高端化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让乡村旅游高品质发展。在增城,几家已经小有成绩的高端民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有自己专业的设计师队。这意味着民宿不再仅仅代表着村民们简单地修葺自己的闲置空房,而更多的是设计师们将己的文化理念、审美需求和设计情怀都融合在这样一间精致的民宿中。 作为一处典型的客家古村落,邓村石屋的设计和建造团队看中这间超过200年历史的方形客围屋,保留了祠堂的天井院落四合院的布局风格,将驼峰斗拱、精雕梁枋、屋脊灰塑等极具文韵味的装饰在民宿中得到极好的展示,整个院落做到修旧如旧,极具审美品位。建造团队更匠引入大量岭南文化元素,配以酒店标准化的软件服务,打造出了一间具备广东人文底蕴的高端品民宿。目前,邓村石屋的投资者正在策划他的一间间品牌店。 在派潭,静姐的“慕吉云溪山居”人人皆知,闲置的客家民居经过专业设计团队的匠心打造,变为了一处充满禅意、幽静别致的世外桃源,住过的客人将图片po到网上,总能得到网友极的点赞数量。“我们有安静的瑜伽馆,有专业的茶室,酒店的设施和服务对标国内外的高端酒,客人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更好的服务,但房间不设电视,也没有牌桌,为的是让客人能够抛开作,尽情享受乡村的生活。”静姐说。作为增城最早的高端民宿,慕吉的招牌响,定价高,但然吸引来了不少有消费能力的年轻游客,平日里入住率仍然可观。去年“慕吉·云所”又在派白水寨开业。未来,慕吉计划将成功的案例继续复制,在乡村继续打造出高品质的优秀民宿。 在正果镇,利用旧厂房改造的“云水间”精品民宿式的乡间酒店有60个客房,一开业就市不错。正果镇还有聚龙庄乡村度假村、杜涓湾畔旅舍、旅畔居旅舍等,游客很喜欢。在小楼镇,坐落在二龙山的“态林山居”在今年的春节期间一房难求。在派潭镇,坐落在稻间的“和客”精品民宿、坐落在秀景湖畔的“湖岸小舍”等乡村特色民宿很受城里人欢迎。 春节前,派潭镇万家旅舍协会会长、白水仙农家客栈的业主、村民范伟平和他的3个哥哥各花了两万元为自家旅舍新添了按摩浴缸,他们经营的民宿都是位于上九陂村的自家房子。别墅个床位,整套出租,旅游淡季仅标价600元。“村里共有46套别墅,都是前些年政府扶贫为村们免费建的,现在45家都做了民宿。”据他透露,每逢旅游旺季,村子一天能接待游客500人,村民的收入与之前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却仅仅是增城民宿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当地全域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村庄变美变绿,游客前来踏寻;社会资本开始引入,质民宿项目增多;农民开始洗脚上田,当上民宿老板,过上了旅游致富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