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罗浮山历史上曾称"增城山 增城与博罗有非常丰富的的历史渊源

20-3-27 08:54|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3690| 评论: 0|来自: 《崔与之与岭南文化研究》

摘要: 岭南的大量地名往往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值得深入发展和研究。广东省的增城县与博罗县位于广州市东部,历史上都属于岭南著名宗教“圣地”——罗浮山所在的地区。两千年来,两县堪称历史悠久,地杰人灵。然 ...


“增城”一名与古代昆仑山神话的关系

关于“增城”一名,“增”,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卷13卷称:“增,益也。从土。” 在古代大量文献典籍中,“增”有两种读音,一为 zēng,如增加,与“减”相对;二为céng,意为重叠。“增”与”層(层)”实际上可以通用,因此“增城”又可称为“層城”。宋初乐史所提《太平寰宇记》认为增城县地名源于增江是一明显的失误。因为“增城”是古代一个特有名称,而且其最初的也是正确的读音,应为“增(céng)城"。

“增城”一名,目前我们发现最早的文献,是屈原的《离骚·天问篇》,其文曰:“昆仑县圃,其凥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门,其谁从焉?西北辟启,何气通焉?"西汉刘安所著《准南子》卷4《坠形篇》,极力描述昆仑上“增城”的神奇景观,称昆仑山“中有增城九重,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树、玉树、琁树、不死树在其西,沙棠、琅玕在其东,碧树、瑶树在其北。旁有四百四十门,门间四里,里间九纯,纯丈五尺。旁有九井玉横,维其西北之隅,北门开以内不周之风。倾宫旋室。县圃、凉风、樊桐在昆仑阊阖之中,是其疏圃”。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

而汉代高诱注《淮南子》和唐初颜师古注《汉书》,二者均认为昆仑山“增城"之“增”,既可以解释为“層”,也可以解解释为“重”。因此所谓“增城”,就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昆仑山上极高的九層重叠的宫城。唐张守节所作《史记正义》称:“《海内经》云昆仑去中国五万里,天帝之下都也。其山广袤百里,高八万仭,增城九重,而九井,以玉为槛,旁有五门,开明兽守之。”

关于“增城”在昆仑圣域中地位的崇高,据北魏郦道元所作《水经注》卷1《河水注》也是该书的开篇曰:“三成为昆仑丘。《昆仑说》曰:昆仑之山三级,下日樊桐,一名板桐;二日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層城,一名天庭,是为太帝之居。”在《水经注》的很多版本中,“層城”又写作“增城”。“太帝”即“天帝”。可见,昆仑山的“增城”是“天庭”和“太帝之居”或“天帝之下都”因而,增城在昆仑山上是地位最高也是最神圣的境域,南朝道教宗师陶弘景所作《水仙赋》亦称:“若夫層城、瑶馆、缙云、琼阁,黄帝所以觞百神也。”

秦汉时代,在帝王和贵族社会中弥漫着崇尚神仙的风气。根据《三辅黄图》和《艺文类聚》卷63所引《汉宫阁铭》等资料的记载,在汉代长安的皇家宫殿中,即有神仙殿、增城殿、祈年宫、延寿官等具有神仙色彩的宫殿。直到南朝宋、齐、梁时期,在都城建康一直都建有帝王的“層城观"。而“增城”或“層城”作为昆仑山特定仙境的代称,也大量地出现在汉魏两晋南北朝隋唐诗文中,从而与这一时期道教神仙信仰的发展和兴盛相呼应。

我们试举两首诗,三国曹魏时期嵇康所撰《秋胡行七首》其七:“徘徊钟山,息驾于層城。徘徊钟山,息驾于層城。上荫华盖,下采若英,受道王母,遂升紫庭。逍遥天衢,千载长生,歌以言之,徘徊于層城。”陆机所撰《前缓声歌》中有:“游仙聚灵族,高会層城阿。长风万里举,庆云郁嵯峨。”据上,唐朝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称增城县地名来源于昆仑山上阆风、增城的美名,有其充分的历史依据。那么作为古代昆仑山神话仙境的“增城”为什么会与岭南的地名联系起来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