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政务文宣 查看内容

广东省增城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完整版)

13-2-28 17:19|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5266| 评论: 0

摘要: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增城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探索科学发展增城模式,深化落实三大主体功能区,全力实施公园化战略,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和基本公共服务均 ...


2、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

——加快生态文化旅游景点景区建设,100公里自行车健身道为主以线,着力加快建设湖心岛、小楼人家、鹤之洲、莲塘春色等一批开放式示范性公园,沿增江河两岸和增白、增正旅游大道沿线村庄加快建设农家旅馆和度假休闲节点,促进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推动生态景观林带形成“绿上添花”产业带。大力推进农家旅馆和生态旅游村建设,创广州最美景区,建广东最美乡村,把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业培育成北部山区支柱产业。

3、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环境综合整治。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坚持“生态优先,宜居为重”,牢固树立“保护也是发展,发展促进保护”的理念,用公园化的理念和文明特征来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大力整治城乡“六乱”,推进实施城乡“清洁美”工程,健全以镇街为主体的卫生保洁长效制度,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垃圾处理模式,加快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深入开展“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卫生镇村”创建活动,推动家园、果、、园、田园、校园和工业园公园化,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全面优化水环境。推进治污治水工程全覆盖,完成重点流域综合整治工程,确保增江河水质平均达到ⅱ类以上。进一步加强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以及河道清淤和生态建设,探索科学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路子。

(四)城乡统筹战略与布局1、探索以“三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探索以“三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南部在加快工业化过程中,加大以工促农的力度,通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就地转移就业,成为产业工人,大力发展为先进制造业配套的服务业,积极帮助和扶持农民创业就业。鼓励农民利用土地、住宅等资源进行开发性生产,提高农民的土地、物业出租等财产性收入。统筹利用农村集体预留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管理、统一招商引资,充分发挥农村集体土地的经济功能,有效提高农民的集体收益。

——中部在加快城市化过程中,加大以城带乡的工作力度,通过完善城市功能,营造适宜创业安居环境,大力开发公益性以及服务行业的岗位,着力提高城市化水平,不断增强农民进城安居就业创业的吸引力,促进农民的有序转移。

——北部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促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通过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度假式乡村休闲旅游,鼓励农民建设农家乐、农家店、农家旅馆,依托生态旅游开发特色农产品,增加农民的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大力开发旅游景区景点,为农民创造就业机会。

2、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建设宜居城乡。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建设宜居城乡。农村建设——加快中心镇建设,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两城三中心”按照五大组团的城镇发展格局,大力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集中、农业用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增强中心镇集聚集约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

——大力推动“三旧”改造,发挥土地使用的最大效益,加快建设新型农民社区。
——规范农民建房,全力推进“一清二控三规四拆五建”工作,积极探索城中村改造、新村建设、旧村整治的新模式,在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产业化进程中,统筹考虑农村发展和农民利益,系统解决土地征用、拆迁安置、就业保障和社会保险等问题。

3、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改革发展成果城乡人民共享。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改革发展成果城乡人民共享。——构建覆盖城乡的道路交通网络。加快推进穗莞深城际轨道、广州地铁13号线和16号线、广惠汕高速铁路以及广州东部新塘交通枢纽中心等工程;加快建设广河、增从、北三环等高速公路,规划建设新塘至派潭高速公路,完善市域道路建设.

2011年实现所有镇街在10分钟车程内到接上高速公路。加快市内主干道升级改造和公共交通网络规划建设,到2013年全面完成自然村“五通”和乡镇危桥改造工程。建设增江新大桥,改善“一河两岸”交通。加大财政补贴,全面提高公共汽车和出租车服务水平,取消摩托车搭客营运。进一步完善电网、通讯网、燃气网规划和建设,确保有效供给。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创业体系。制定和落实各项有关促进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和措施配套文件,建立增城市统一的就业信息网和人力资源市场,健增城市、镇(街)、村(居)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和市场体系。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普查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深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提升细化服务,提高就业质量。加大免费培训和推荐就业力度,整合培训资源,提升培训档次,扩大培训工种和范围,完善政府补贴培训经费制度。深入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制订创业优惠政策,支持和协助有创业意愿的城乡劳动力实现创业,加强创业示范村和青年创业示范点建设,以创业带动就业,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路过

雷人

握手
1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 广州市增城区香蕉产量的气象预报模型 为乡
  • 试探广州市增城区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 广州市增城区41个气象观测站2011—2021年强
  • 从深山非遗到网红打卡地 增城区派潭镇背阴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五一"首日迎客6万人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