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6日晚上7点。增城市石滩镇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人声鼎沸。不少中老年人或携家带口,或成群结伴而来。今晚这里将举行石滩镇曲艺社第二场元宵汇演,这也是多年来石滩镇曲艺文化的首个盛会。7点半左右。舞台后方的化妆间里,演员和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化妆是一道漫长的工序,演员们先在整个脸涂上白色粉底,再围绕眼睛及颧骨涂抹红色胭脂,并抹上鲜艳的口红。 最难画的是眼妆,长长的上翘的眼线和眉毛往往要耗费演员近半个钟时间来描画。定妆结束,演员们便开始更换戏服,戴上各式华丽的头饰准备上场。当晚参演的是三江、上塘和沙头三个曲艺社。三江曲艺社社长张卫和是一名老曲艺迷。张卫和告诉记者,三江曲艺社从1997年由几个曲艺爱好者自发成立至今,目前共有22人。 成员以中老年人为主,年轻的50来岁,老的有70多岁。每周一、三、五、六晚是成员们固定排练时间,彼时大家会放下手头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共赴“盛会”。曲艺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曲艺社经费不多,成员们就自掏腰包购买戏服、头饰;没有表演舞台,曲艺社就积极参加镇里的送戏下乡活动。“2015年初一、初二、初八、十五都去送曲艺下乡,老年人非常喜欢。”张卫和说。 62岁的卢桂清当晚参演了《梦会华山》和《紫凤楼》两场戏。为了准备演出,她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排练了近3个月。而在往日,排练一出戏大约需要半年时间。卢桂清学唱曲艺已经有10年时间。起初,她被曲艺优美生动的唱腔所吸引,开始模仿唱腔并加入了三江曲艺社。随着曲艺社一步步壮大,他们这群业余曲艺爱好者开始获得表演机会。 于是大家又开始看光盘自学舞台动作和化妆表演。就这样,卢桂清从普通的曲艺迷变成了有模有样的曲艺业余表演者。谈及元宵汇演,卢桂清十分激动。“我觉得这样的活动非常好,给了大家一个舞台,而且现在曲艺已经没有什么年轻人在看了,需要好好推广,把老祖宗的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下去。” 增城市石滩镇副镇长刘洁嫦是此次元宵曲艺汇演活动的总策划之一。汇演活动分三场分别于3月5日、6日和7日举行。汇演选拔从2014年的9月份就正式启动。来自石滩镇内的17个民间曲艺社先后选送了100多出折子戏。“为了确保选拔出来戏曲的质量,这100多个戏每一出我都看过。”刘洁嫦笑谈,看得多了,她也从一个彻底的外行变成懂点门道的“半戏迷”。 选拔验收的途径之1.开展“送曲艺下乡”活动。“送曲艺下乡”活动平均每周一到两场,演员们深入村居表演,为当地群众送去茶余饭后的文化“甜点”。“我一直都很关注曲艺艺术的发展,这是石滩非常具有特色也非常活跃的传统民间艺术,尤其是为丰富中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起到重要作用。”刘洁嫦表示,未来石滩还将继续支持和弘扬民间曲艺文化,培养更多曲艺艺术人才,振兴曲艺,也为活跃群众的文娱生活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