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人物事迹 查看内容

增城市派潭镇樟洞坑村的离退休干部邱秋: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15-3-28 00:35|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4708| 评论: 0|来自: 增城日报

摘要: 增城市派潭镇樟洞坑村大份田合作社,有间“小草画室”。“画室是邱老将自家祖屋捐出来,并且自掏腰包修缮的。”在增城市关工委原秘书长王振华眼里,邱老虽已退休,但一直退岗不退休,热心于为下一代人做奉献。邱老就 ...


画室拓宽孩子们视野,他们在这里变得自信

据“小草画室”管理员的活动记录,“小草画室”自成立以来,在志愿者们的积极参与以及社会人士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开展了累计500多个小时的活动,参与的留守儿童和青少年超过200人次。“小草画室”对当地留守儿童在绘画、国学朗诵和天文知识的普及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同时,前来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们亦不失时机地对留守儿童进行课外辅导,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增加了村里留守儿童热爱学习的氛围。

其间,有中山大学志愿者前来“小草画室”对小朋友的绘画进行指导,不时跟进和提高小朋友的绘画技巧,还到困难的留守儿童家庭帮忙干农活;广州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和志愿者在“小草画室”写生创作,并为当地有天赋的小朋友进行绘画培训,进行户外旅游和举行植树活动;派潭镇团委对“小草画室”的困难小朋友进行送温暖活动,赠送过冬的防寒用品……类似这样的活动,“小草画室”举不胜举。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到“小草画室”学习绘画、书法等国学知识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提高。如小学生邱梦期、邱晓玲、邱文康、邱熙龙、邱培健等在2012年、2013年就读七境小学二、三年级,均连续两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又如小学生王桂成,从2012年三年级至2014年五年级,三年连续被七境小学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文明孩子、守纪之星、优秀班干部,2014年五年级时数学第一名,语文第二名,总分三科第一,并评为小书法家。

记者从村民口中了解到,2012年至今的三个春节,邱老的“小草画室”和邱家大宅慰问了村里困难家庭20户次,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价值5400元。2015年5月23日,派潭遭受洪灾,邱秋的三个儿子又购买40包大米,慰问了受灾的15户村民。“透过画室的这些活动,我们也看到了留守儿童的一些变化。”村民们说,“小草画室”一方面弥补了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关爱的遗憾,另一方面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面和视野,让他们更自信,消除了他们面对陌生人时的恐惧心理,“他们在这里很快乐!”

大手牵小手,不遗余力多种形式关心下一代

邱秋生于1935年,1948年4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1995年在增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任上离休,曾获得由广州市委组织部广州市老干部局、广州市精神文明办公室、广州市关工委联合颁发的“广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贡献奖”。邱秋是增城市最年轻的离休干部,也是增城离退休老干部中威望最高的人。老干部们碰上什么烦心事,都愿意找他谈;遇上难以解决的困难,大家第一时间也会想到他。

而他也乐于帮助别人,是增城离退休老干部的贴心人。“凡事应以和为贵。一个人拥有宽广的胸怀,什么事情都好解决。”这是邱秋的处世之道。邱秋平时热衷于助学活动,记者问及其助学经历,他自己也不记得到底资助过多少困难学生。

记者从增城市关工委得知,仅邱秋在增城市关工委主任任上,就筹集助学资金近百万元,改造贫困村学校、解决学生学习用品、帮扶贫困学生合计350多人。在2007年,邱秋还带头为患病学生王洪伦募捐近万元,2008年,他又带头发动增城市老干部为四川汶川县献爱心募捐活动。近年,邱秋还牵头组织设立了邱氏助学基金,以“大手牵小手”,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帮助一些学校完善教学设施。

在邱氏助学基金会,邱秋先后捐款了1.26万元。在他的带动下,邱氏助学基金筹集了扶助金额超过6.4万元,扶助了特困大学生66名。受助的学生都称邱秋为“好人邱爷爷”。记者了解到,作为增城市关工委第一任主任和现在的名誉主任,自2001年增城市关工委成立至今,邱秋就和增城市关工委积极发展“五老”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独特作用。目前,增城市“五老”队伍已发展到6000多人。

此外,邱秋筹集资金修复革命旧址、修建老区公路。几年前,邱秋看到位于正果镇白面石村的抗战时期增(城)龙(门)博(罗)中心县委旧址、位于派潭镇小迳村的解放战争时期增(城)龙(门)县委旧址年久失修,同时他发现通往樟洞坑村与龙门县永汉镇洋陂村两个革命老区的山路颠簸难行,马上联系有关部门,并努力争取市委、增城市政府的支持,终于筹集到了资金480多万元,对上述这两个场所进行修缮,还让这两个革命老区间崎岖的山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

记者问及做这些事情的原因,邱秋也只是淡淡地说:“因为这些地方是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必须要修缮好。”邱秋乐于当革命旧址“讲解员”和校外“辅导员”,每年的清明、“六一”、“6·26国际禁毒日”、“七一”和国庆节,他都会去给青少年学生、戒毒人员讲传统、颂党恩、话传承,弘扬革命传统,传递社会关爱。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广州市增城区41个气象观测站2011—2021年强
  • 从深山非遗到网红打卡地 增城区派潭镇背阴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五一"首日迎客6万人次
  • 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水龙村的张武章和姚小慧
  • 不只是牛仔服装名镇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