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嵘,女,1970年12月出生广东音乐曲艺团的一级演员,青年粤曲平喉“星腔”演唱家,祖籍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现居广东佛山, 广东音乐曲艺团有限公司演员。广州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她曾受四年系统专业培养,专业基础厚实,师从劳艳娟、黄少梅等老师,专习粤曲“星腔”演唱,深得“星腔”的精髓,博采各家所长,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她演唱声情并茂,韵味浓郁,深受观众欢迎。 她在“星腔”传统基础上求新求美,表演形式多样化,她的演唱无论发声、运气、吐字、唱腔、韵味都能发挥“星腔”柔媚委婉、跌宕有致,抒情色彩甚浓的艺术特色。梁玉嵘为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粤曲平喉演唱家,广东省曲协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第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中国金牡丹曲艺团特邀演员。曾受四年系统专业培养,专业基础厚实,师从劳艳娟、黄少梅等老师,专习粤曲“星腔”演唱,深得“星腔”的精髓,博采各家所长,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 她演唱声情并茂,韵味浓郁,深受观众欢迎。她在“星腔”传统基础上求新求美,表演形式多样化,她的演唱无论发声、运气、吐字、唱腔、韵味都能发挥“星腔”柔媚委婉、跌宕有致,抒情色彩甚浓的艺术特色。能准确细腻地运用“星腔”去表达各种不同人物和思想感情,被誉为“星腔”的第四代传人。曾获中国曲艺节表演“牡丹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等全国、省、市最高奖项。 1997年还荣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华表演奖,她演唱的曲目《雏凤新声颂伟人》还荣获文华新节目奖。她曾于1993年和1995年举办个人演唱会,1997年举办《‘97’梁玉嵘爱心慈善演唱会》,她经常应邀赴港澳及海外演出,录制了多款音像制品发行。2000年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成为万人“追听”的新一代“星腔唱家”。 1988年毕业于广东粤剧学校,成为广东音乐曲艺团主要演员。迄今已出版个人演唱音像专辑(cd、vcd、lc、dvd)达60款以上,深受海内外粤曲知音赞赏。多次赴欧洲、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地演出。93年、95年举办个人演唱会,被誉为“最新一代粤曲星腔传人”。97年在北京、广州、佛山三地举办“梁玉嵘爱心慈善演唱会”,筹得善款一千多万元,分别捐给中国残联、广州残联、佛山残联等单位,并助养了十位儿童。 同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梁玉嵘唱腔艺术研讨会”受到北京的专家高度的赞扬。曾接受李铁映、雷洁琼、邓朴芳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1995年参加全国曲艺节,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及广东省宣传文化精品奖;1996年及1999年两度荣获广东省“鲁迅文艺奖”;1997年荣获中国文化部颁发的中国舞台艺术最高奖“文华表演奖”和“文华新节目奖”; 1998年中国文联授予“德艺双馨”中青年艺术家称号;广州市政府颁发“广州文艺奖特等奖”及记大功、年度贡献奖、先进工作者和省宣传文化精品奖;1998年被广州市委确定为宣传文化战线“跨世纪之星”培养对象;1999年广东省文联授予“跨世纪之星”称号;与此同时,1998年和1999年连续两届荣获中国广播电视总局颁发电视节目最高奖“星光奖”以及2000年再次获得全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和“曲艺特殊贡献奖”; 并凭粤曲《金山故乡》为曲艺界首次荣获全国电视mtv银奖;2000年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办个人演唱会,成为中国首个在香港红磡体育馆开个人演唱会的曲艺演员;2003年再度应邀在香港“红馆”举办个人演唱会。2001年参加了中国第九届全国运动会的闭幕式演出,并以一曲《彩云追月》大获成功。梁玉嵘的粤曲代表作有:《雏凤新声颂伟人》、《南粤欢歌》、《重上媚香楼》、《天涯壁合庆月圆》、《情殉劫后花》、《织出南国彩虹路》、《风雪夜归人》等。2002年并创新上演大型曲艺剧《宝莲灯》。 梁玉嵘作为广东青年粤剧名家,深厚的演唱功底,使得演唱民歌必定驾控能力非凡,加上柏菲精良的配器及专业的录音,定会使这些经典民歌演译出另一特色经典版本。梁玉嵘专辑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准备、录制、终于在混音高手陈珞先生合成好最后一个音符后宣告圆满收工。给专辑起个什么名呢?是像其他出品一样,从专辑中随便选一首歌名充当专辑大名。这样无疑简单便捷,但它老套俗气、缺乏新意。 唱片起名难,起个好名更难。最终还是定名为“知音梁品”,“知音”乃专辑所选曲目均是粤语流行之经典名歌。曾广为传唱。定能深受知音者喜爱。“梁品”乃是由梁玉嵘演出与柏菲公司通力合作,精心录制的优良成果。定会不负众望,让知音者听出耳油,称之为上品!梁玉嵘是蜚声省、港、澳,名扬海内外的青年曲艺唱家。演唱歌曲、录制专辑是她一大心愿。 与柏菲合作令她如愿以偿,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力求完美。专辑所选之歌曲除好听外还特别适合她的声音特色。其中《谁可相依》、《信》、歌曲情感变化幅度大、音域较宽,她唱来气息饱满。字正腔圆。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可谓声情并茂。 《偶遇》、《万水千山总是情》、《香江暖流》则时而心静如水,淡薄柔情; 时而情真意切,如诗如画,特别是演绎经典老歌《渔舟晚唱》,她把戏曲与歌唱两者演唱之技巧结合得恰到好处。情绪起伏跌宕,昂扬而不粗犷,委婉而不悲怆,气息运用自如,能通过她的歌声把人带入一种高尚的感情境界。值得一提的是《再见杨柳》一曲,唱者大胆地在原曲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3/4拍子的乐段,这一节奏变化使歌曲生色不少,让人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使听者心胸自然开朗。还有轻快欢愉的《莱茵河之恋》,如泣如诉的引以是故人来》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