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风土人情 查看内容

增城区朱村街朱氏宗亲:人杰地灵崇正祖 宗枝繁衍子孙兴 重建祖祠护根源

15-7-30 06:51|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1538| 评论: 0|来自: 增城社区报

摘要: 初入广州市增城区朱村,一派古今并存的风貌尽收眼帘。饭店、汽车维修店、宾馆等商业行当随处可见,因为朱村街仅一线之隔,加之广汕公路交通便利,这里正与现代化、商业化慢慢靠拢着,逐步发展为一个商贸发达的小集镇 ...


举办集会延子孙

朱村村的牌坊后面,可清晰的看到一副对联:山川诚可爱爱家爱国爱家园;月桂竞能攀攀月攀星攀宇宙。由此可见,朱村村人极为提倡爱的教育和奋斗拼搏的精神。在这样的精神引领下,出现了许多名人。在朱村村的牌坊上写着朱村简史:“余系朱文公、熹、又称朱夫子后裔,绍兴进士,公历高、孝、光、宁四朝贤臣,三殿阁老,著作浩繁,计有二十部万卷有余……明朝广贤公任直隶盐场使;文瑞公授揭阳仑使……”

记载的是朱氏先祖朱熹的简要事迹。朱逢见所写“家声传鹿洞”,也是指的朱文公朱熹。在朱村村,每逢农历二月十二日有一个重大的集会,这个集会很早就流传下来,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无可考证。“那天朱村人都会穿上新衣服,每家每户都会邀请亲朋好友到家里吃饭,场面热闹非凡。

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习俗下,集会往往是促成未婚男女之间婚姻关系的重大节日。”朱逢见笑着介绍。时代在变迁,商业文化掩盖了传统文化的外在,却无法挡住传统文化从里向外发出来的熠熠生辉的光芒。朱村村历经700多年,其子子孙孙能延绵不绝,究其根本,是朱氏族人“思前代之明德,克自振拨于以上”使然。

最了解村史的老人朱逢见

2015年7月19日上午,朱逢见老人拿出精心保存的朱氏族谱对记者说:“这是我翻抄的族谱,旧的族谱,早没喽”。旧族谱早没了?记者的疑惑显然被老人看了出来,“以前文革呀,我们朱村的旧族谱都被烧毁了,太可惜了。”几位老人附和着朱逢见的声声叹息。朱逢见千禧年开始重抄族谱,谱中的一横一竖,所有格子都是老人一笔一划在空白的纸上完成的,连封面也是自己亲手做的线装。当记者问及其他老人家中是否有族谱时,几位老人都摇摇头。

“我这本是村里最完整的了。”朱逢见笑呵呵地告诉记者,微笑中带着一种自豪感。“没为什么,我自己好这个的。”浓重的口音,丝毫没有阻碍这位老人对朱村历史的热爱和先祖的崇敬之情。朱逢见是二十五世子孙,但他拿给记者的这本族谱只记载到十八世便断了。如今,朱村也随时代在变化,能真正了解朱氏历史的人,村中已是寥寥无几。朱逢见对朱村朱氏历史的自豪与热忱,是老人坚持完成重抄族谱的动力,但并非一人之力可以重修族谱。

朱村塔

当我们谈到朱村的名胜古迹,已是耄耋之年的朱逢见脸上露出了遗憾与无奈的神情。他介绍:朱村原来有八景,分别是“仙桥新市”、“语文登院”、“新基武庙”、“谷种存嶺”、“佛嶺圣宫”、“观音仙泉”、“万年松阴”和“萧霞古寺”。然而,年代过久而坍塌失修、文化大革命和日本人进村肆意破坏等原因造成现在朱村仅两景尚存,分别是“谷中存领”、“佛嶺圣宫”。

其中令朱逢见“徒有心而力不足”的是“谷种存嶺”中的“谷嶺塔”。他谈到,面对荒废“谷嶺塔”的状况,村里的人有想到过一起组织去重修它。但是广州文化保护管理那边,以他们将会对“谷嶺塔”进行重修拒绝了村里人的重修。然而,至今为止,这座于2008年12月被公布为广州市文化保护单位,并命名为“朱村塔”的青砖结构六角五层实心风水塔,至今没有得到任何的保护。记者探访发现,“朱村塔”藏身山丘荒林之中,难掩倾颓之势,不知还能经受几多岁月的风吹雨淋。
12

路过
1

雷人

握手

鲜花
1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