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筹资金只能维持两年 “在香港如有儿童经确认存在读写障碍,教育当局会按每年每人2万元的标准拨款给儿童所在学校,用于聘请社工对该学生进行辅导,而在考试的试卷和评核方面也有特殊照顾。”陈瑶告诉新快报记者,在内地,目前相应的措施和政策几乎是空白。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因为项目的运作没有“政府购买”,靠自筹资金维持,只能够维持两年。对此,陈瑶表现出了深深的无奈:“毫不夸张地说,现在我们的经费并不乐观,筹了这笔,下笔在哪还不知道。” 社工呼吁各方力量关注 “读写障碍虽不可治愈,但从单个孩子而言,有没有社工介入是不一样的。如有社工介入,可以看到孩子的行为、学习成绩、自我评价、学习能力的改变。”陈瑶说,目前在社工的帮助下,已经150多名孩子摆脱了对读写障碍的恐惧,建立了信心。她明年打算出一本关于读写障碍实务的书。陈瑶表示,在广州,读写障碍儿童绝不是少数,而光靠5个社工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她希望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共同关注这个群体。而政府与教育部门,更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不要让“小爱迪生”们被扼杀在童年。 最佳矫治年龄为6岁至8岁 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通过立法推广读写障碍服务。中国的港澳台地区也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并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估测量、专业人才培养及服务系统。不过,目前中国内地只有少数大学教授从事读写障碍研究,相关的人才培养、评估测量工具、辅导体系及教育政策支持都没有形成,所以读写障碍服务在内地尚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家长应尽早发现、矫治孩子的读写障碍。 专业社工陈瑶指出,6岁至8岁是矫治读写障碍的最佳年龄。个别专家甚至认为,错过这一时机,矫治再难见效。在这个时期,家长可以为孩子做3件事:1.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进行矫治。读写困难无法自愈,但通过矫治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越早矫治越好。 2.家长要理解孩子,并与老师沟通,让孩子获得老师的理解。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格外重要。在得不到老师理解的情况下,一位家长陈真依然坚持与老师沟通,她给了老师一本书《克服孩子的阅读障碍》。老师看后感慨地说,从业以来,一直都有遇到这一类小朋友,现在才知道是这个原因。 3.要挖掘孩子的特长,进行定向培养。读写困难与智商没有必然关系,是由于大脑与小脑的信息传达出现障碍,才会导致这些人的学习过程困难。很多名人也存在读写困难,如达·芬奇、爱因斯坦、丘吉尔、乔布斯等。读写困难儿童虽然在读写方面落后于同龄人,但是在记忆力、听力、绘画、音乐、计算机、数学等方面往往有天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