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上,李翀从内因和外因两个维度,结合具体案例,系统分析了金融危机的金融危机背后的政治、文化和经济根源及其发生后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造成冲击。李翀表示,当前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存在金融危机发生的隐患。其中,尤需注意由地方政府债务引发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政府应从过往的金融危机案例中找到启发,防微杜渐,结合实际做好防范,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当日,该校还邀请了广岛大学博士林佐平和岭南师范学院总会计师兰艳泽分别作了题为《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以国际文化交流为例》和《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研究》的学术讲座。据了解,包括本次校庆的三场讲座在内,从2015年4月份起,该校已先后举办了百场涉及各种领域的学术讲座。 近二千名华商学院校友“回家”为母校庆生 “好久不见”、“回来感觉好熟悉,很温馨”、“我们一起去找老师吧”……在华商十周年校友签到处,一声声寒暄此起彼伏。虽然天气有些阴冷,却丝毫不影响校友“回家”的火辣热情。据统计,当天有近2000名校友回到华商大家庭,与师友共叙昔日情谊、共话阔别后的际遇,娓娓倾诉着心中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回到母校,当然少不了与良师闲谈工作之事。校友们纷纷表示,学校的定位与培养目标,让他们能快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走上心仪的工作岗位。 据悉,华商90%学生走出校门,投身于珠三角的中小企业,主要从事财会方面的工作。华商学院院长陈玉川表示,看到毕业学生归来,内心十分激动。“10年的过程就像小孩长大,他们与学校共同成长,有辛苦、有泪水、但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见证学校一路的发展壮大。”他说,学校的定位是注重质量,服务社会; 目标是为中小微企业和社会机构培养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正是牢牢把握住这两大核心,华商10年来培养2万多毕业生,他们在走上各自岗位时,能够有好的定位,快速适应岗位,同时有所作为。他感慨道:校庆结束后,校友也将离开学校,但看到他们走出校门,能在社会上找好定位,发挥自己的长处,倍感幸福。学校将为他们敞开大门,希望他们常“回家”看看。 对于“回家”,2008级新闻系的黄培文显得很激动,如今,她是顺德电视台的一位节目编导。“毕业三年,我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学校的环境,变化真的挺大。”她说,华商有“家”的温暖。4年的华商生活,使她成为有梦的青年,树立起自强不息的意志;同时母校给予了她大量支持,教给了很多实际才能,助她找到喜欢的工作。 要继续关注和支持母校的建设与发展 “感谢华商的老师,当年他们在课堂上,教给了实用的理论知识,视频编辑软件技巧,给予众多实践机会,以至于我在写新闻稿、节目稿的时候,扎实的基础、敏锐的新闻触觉让我更容易把握到工作的重点。”庆典上,黄培文作为校友代表发言。她代表全体校友表达对母校的感恩与祝福,并表示将继续发扬母校的传统,坚持母校的校训,弘扬母校的精神,用更加勤奋的工作,以更加突出的表现和更加优异的成绩,为母校增辉添彩。 同时,她倡议广大校友今后无论身在何处,无论离校时间多长,继续关注和支持母校的建设与发展。“我不算非常成功,但我是幸运和快乐的。在大学四年间,我遇到了老师,为我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遇到了可爱的同学,成为挚友。能走着自己想要走的道路,实现人生中每一个小目标,都是因为华商给了我充足的养分,希望母校人才辈出代代强,桃李满园扬四海。各位师弟师妹,接下来是你们的时代,让华商下一个十年更辉煌。” 学生社团摆摊做“show”玩转校庆 社团是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繁荣校园文化生活的第二课堂,是丰富课余生活、展示自我才华、结交良师益友的重要平台。为了让学子和莅临参加校庆的社会各界人士了解学院社团的发展,校庆当天,华商学院多个学生社团在中央图书馆校道两旁搭建平台,向外界展示华商学院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社团文化。 当天,hs66轮滑协会、魔术协会、棋艺社、动漫社、会计协会等21个学生社团(其中包括8个院系专业社团),在各自的摊位平台,利用提前充分准备的涂鸦、展板及自身技能,淋漓尽致展示本社团的所开展品牌活动,并与前来观摩的同学进行现场互动交流,致力推广自己的社团文化,成为当天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华商学院社团联合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华商学院全学院共有29个社团,涉及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志愿活动、学术科研、文体艺术等五大板块。学生社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每个学生社团用自己特有的色彩,共同描绘着校园文化的美丽蓝图,创造着学生社团文化的未来。结合学校的主题,各个社团广泛开展形色各样的学生社团活动,为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增添了绚丽的一笔,让同学们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中陶冶情操,提高身心素质。 版权声明:“增城视窗”(www_520zc_com)是广州增城最大的本地门户平台,本地特色明显且资讯丰富及时。微博和微信认证号:增城视窗;客服qq:945753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