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邱迪新被调到了公社,成了公社的“救火队长”——哪里有困难,工作最被动,就被派到哪里去落队。他去邓路吓大队挂职当书记,就是那时候的事情。据说当年邱迪新接到通知,拎起行李就来到邓路吓。该村的祠堂侧有一间破柴屋,照例是给下乡干部住的,因为近来常常闹鬼,都没人敢住了。 邱迪新把行李往柴屋一放,冷起脸,厉声说道,“闹什么鬼?怕鬼我还来邓路吓?!”说也奇怪,此后,邓路吓的祠堂就再没闹过鬼了。邱迪新在邓路吓干了两年多时间,带领群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发展生产,办了不少实事,扭转了落后的局面。邱迪新办事认真,脾气火爆,很多人都很怕他,这是他冷的一面;刚直不阿,仁而大度,又为他赢得了普遍的尊敬和爱戴。 一位跟邱迪新在公社同过事的退休干部说起:邱迪新初到邓路吓,发现这里的群众穷得连挑水的木桶都没有,就专门回公社找门路想办法,弄回了一批水桶,解决了群众的挑水问题。邓路吓的村民至今还十分感戴和怀念这位关心群众疾苦又雷厉风行的老书记。然而,共事既久,难免得罪人,不幸得罪的是还在当道的人。 于是上下串通,多方构陷,势必去之而后快,就发生了开头提到的蒙冤受审的事件。大概是起先企图以贪污入罪(当时大队正在集中财力物力改建小学和建造丫如窿桥),查无实据,又“杠上开花”,告他乱砍滥伐(后来证明是冤案,于是平反),勉强判了他劳教半年。 邱迪新劳教的地方是离林场不远的增江街光辉村布罗合作社附近的一个劳教场。场长照顾他,买了一群鸭子让他专门看着,有时还可以请个假回家一趟。本村的干部群众常来看望他,附近村的书记们也知道他来了这里,时不时接他去吃饭,有次还开了一瓶茅台。邱迪新后来说,“我一辈子没喝过茅台,想不到坐牢的时候喝上了。”坐牢的邱迪新看上去还是那么精神,只是头发全白了(他原来很少白发)。 邱迪新就习惯把后辈的谈话变成单向的思想教育,因为邱迪新对后辈们从来都很慈爱,又是做思想工作的好手,娓娓道来,很有条理,也很有感染力,时不时还穿插点岳飞、三国之类的故事,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谈到了岳飞和他的精忠报国,谈了许多让后辈们今天想想都无地自容的话题。 当然,也没有漏了那句常常用来作收尾的话:毛主席说,要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邱迪新平反后,重新当选派潭镇丫如窿村的支部书记,而且支部被评为当年县的先进党支部,还去了一趟桂林旅游,听说是当时派潭的书记陪着去的。“书记让我跟他坐在一起”,邱迪新提到这事时,显得有点自豪。 版权声明:“增城视窗”(520zc_com)是广州增城最大的本地门户平台,本地特色明显且资讯丰富及时。微博和微信认证号:增城视窗;客服qq:945753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