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吃喝玩乐 查看内容

增城区百年碉楼之最:高车十二角炮楼 水上碉楼宁远楼 八角风车子母碉楼

19-1-3 11:21|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3388| 评论: 0|来自: 网络采集

摘要: 碉楼是一种特殊的中国民居建筑,因形状似碉堡而得名,始建于明清两代,大量兴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分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碉楼的形成与发展是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人们出于战争、防守等不 ...
碉楼是一种特殊的中国民居建筑,因形状似碉堡而得名,始建于明清两代,大量兴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分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碉楼的形成与发展是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人们出于战争、防守等不同的目的,其建筑风格和艺术追求是不同的。广州市增城地区也有碉楼,或保存完好,或别具特色,让人想到过往那一段历史。

(八角风车子母碉楼两楼之间可前后呼应)

八角风车子母碉楼:增城最具特色的八角风车字母碉楼

八角风车子母碉楼位于派潭镇新高埔村,就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38年),这是一组很有特色的的古建筑。碉楼高四层,砖木石结构,楼的每层八面墙上设有长条形和葫芦形两种枪眼。碉楼正面设六级麻石台阶,楼首层内设瓮城和分布九个房间,左侧有一口水井。碉楼用于防犯匪贼,是防御性建筑,可储备粮草,固守待援,两楼之间可互相依托、互相监视,前后呼应。

据村民介绍,日本侵华期间,日军攻陷了村庄,但无法攻陷碉楼。这样的碉楼共有两座,坐西向东,一大一小形成一组平排而建,两楼相隔约为3米。两楼形制相同,在楼的四角处分别凸建一块长3.65米、宽1.1米的长方形建筑,使楼变成八角,形似风车状,村民习惯称小楼为子楼,大楼为母楼,故名八角风车子母楼。

(高车十二角炮楼始建于明代)

十二角碉楼:增城周围环境保存最完整、最具特色、外形角数最多的古碉楼

十二角碉楼位于中新镇高车村,始建于明代,于清代重建。据说,宋代以降,赵氏一支族由浙江钱塘江到广州,又于清乾隆初年来到西福河畔,见此地古榕葱茏,木棉鲜艳,河道可通大船,山路可走高头大马,便于此落地生根,以“高车”为村名。自此读书耕种,亦仕亦商,饭后桑麻,酒后风月,幸福快乐。高车村山崇水绕,建筑精致华美,曾出过一些有名的读书人。

十二角碉楼坐西朝东,面阔三间13.3米,进深三间12.2米,楼高四层14.22米。砖木石结构,大门用红砂岩条砌筑,安装铁门框和木板门。由于在炮楼的四角处左右各凸起一块东西面宽0.56米、长4.56米,南北面宽0.56米、长2.84米的长方形建筑,使炮楼变成12个角,因而得名。炮楼首层设有圆形射击孔,二、三层设外窄内宽的“八”字形射击孔。第四层有红砂岩边框的方形窗口。屋角有天窗可上楼顶。该炮楼附近尚保存有较多完整的古民居、祠堂等,实属罕见。

(水上碉楼宁远楼)

宁远楼:广州地区现存最高、最坚固、最奇特的近代碉楼

宁远楼所在的新塘镇瓜岭村,东临瓜洲河,自然风光旖旎,空气清新,生态资源丰富,田园风光优美。作为一个拥有500多年历史的村庄,瓜岭村村落格局保存较好,古风犹存,文化底蕴浓厚。瓜岭村以其碉楼宁远楼闻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瓜岭华侨集资筹建,能起防御外敌之作用。碉楼共有4层,2层以上的墙外部多加了建筑,呈倒锥形;

上面的2个孔与下面的1个孔组合望去好像是人的脸孔一样。“脸孔”就是碉楼3、4层建筑的机枪、大炮口。楼四周也布满用于观察敌情的瞭望口。碉楼外的吊桥和里面的水井等更是让人惊叹不已。除了碉楼,瓜岭村随处可见清代公祠、古旧民居、老树、古井、门楼和巷道,漫步其中,有一种曲径通幽、绵延悠长的神秘感,让人乐趣无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增城论坛|新塘地图|派潭镇|石滩镇|中新镇|荔城街|崔与之|增城绿道|增城丝苗米
增城区|荔城街|增江街|朱村街|永宁街|荔湖街|宁西街|新塘镇|石滩镇|中新镇|派潭镇|正果镇|小楼镇|仙村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