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近年来,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派潭村以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为抓手,狠抓人居环境改造,在全村形成了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的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局面。同时还加快推进禾牧田农业旅游综合体项目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派潭村位于增城区派潭镇中部,毗邻派潭镇区,面积6.5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34500亩,水田面积3580亩。该村由17个自然村、16个合作社组成,共486户3786人。村党支部现有党员74名,村“两委”干部7名。2009年,村集体总收入33.53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6196元。三家农家乐落户于该村,分别是高陂头驿站、新兴农庄、金溪农庄,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该村的经济。 在广州汽车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派潭村建设了一个占地5亩的村民休闲运动公园,内设有一个国际标准篮球场,一个绿化休闲区和一批健身体育设施,为村民提供休闲活动场所的同时也美化了村容村貌。2006年新建一所占地3亩的敬老院,拥有床位14个,为孤寡老人老有所居、老有所养提供了保障。派潭村农业以种植凉粉草和黑皮冬瓜为特色。 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文明程度 整洁的道路、干净的场院、清澈的池塘……昨日,记者走进派潭村石龙头合作社,清爽洁净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这一切要归功于当地干部群众治理生活垃圾的辛勤付出。该村村干部告诉记者,派潭村位于派潭镇中部,面积6.5平方公里。近年来,该村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行动计划,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提高农村居民获得感。 2018年以来,派潭村加大投入,对改善人居环境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全覆盖、无死角进行清扫。该村以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以村道整治、墙体涂白、道路绿化亮化、垃圾清理等为突破口,在全村全面推进、全面铺开。同时,由村“两委”干部带头,当引领、走在前、做表率,积极推动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作,确保改善人居环境工作落到实处。 该村还强化督导,确保成效,对各村社人居环境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要求立行立改,整改到位,确保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现在大家都知道不能烧禾秆,要打扫好卫生,加入到村庄清洁行动中来。”该村一位村民说。 派潭村为提高全体村民对人居环境卫生整治的认识,引导广大村民自觉摒弃陋习,通过派发宣传单张和张贴画报、小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使村民主动参与到城乡环境整治中,掀起了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的热潮。该村充分调动广大村民加入村庄清洁行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文明程度。目前该村已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工作。 推进禾牧田农业旅游综合体项目建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要充分激发乡村实现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派潭镇通过打造禾牧田农业旅游综合体项目(又称“禾牧田生态园”项目),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该项目位于派潭村石龙头,与派潭镇中心区仅一河相隔,距离高速路口约5分钟车程,是通往派潭高滩区域的必经之路。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占地面积约1500亩。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高科技农业馆、生态自然教育大课堂、观光木栈道、空中漫步栈道、徒步登山道、峭壁天池等。其中包括山门、大侠的会客厅、精灵花海、大侠的居所、大侠的演武台、后山神树、大侠的马厩、大侠的练功房、大侠的池塘、大侠的百草园、大侠的厨房等。园区内功能分区科学合理,既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同时也满足游客对于农事体验的需求。 项目已于2018年10月动工,计划2019年12月竣工。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备案和规划设计、田园山林的整体设计,项目地块内的农田标准化建设工程正在施工,6号路段已打好水泥路面,1号路段正同业主协商路基问题,其它路段正在重新测量;停车场及园区内道路已定标,合同签订后即可施工;管道预埋及喷淋工程正进行招标中;玉米第一批成熟产量约4000斤并已完成采摘,花海已开花成景。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的建成,将打造成集田园旅游、农旅体验、创意农业、高科农业与生态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派潭农业公园”,促进当地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