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文学作品 查看内容

红色村庄的发展 让慕名的脚步和目光相继涌进增城区增江街大埔围村

19-8-13 04:41|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887| 评论: 0|原作者: 曹剑萍

摘要: 一只精巧的小画舫泊在池塘中央将动未动,仿佛长路跋涉之前作一番养蓄。塘面碧波摇动时,画舫随波轻晃,又如歇在深绿芭蕉叶上的一枚蜻蜓,势若随时拍翅惊飞。紧挨池塘,沉卧在田地之上的是百亩花海,听到由远而近的风 ...
一只精巧的小画舫泊在池塘中央将动未动,仿佛长路跋涉之前作一番养蓄。塘面碧波摇动时,画舫随波轻晃,又如歇在深绿芭蕉叶上的一枚蜻蜓,势若随时拍翅惊飞。紧挨池塘,沉卧在田地之上的是百亩花海,听到由远而近的风在喊,一朵花儿摇摆着应了一声,把身旁的花儿闹醒了,另一朵也醒了,于是大片花海次第生动起来,纷纷打开沾露的花瓣,舒展婀娜细腰,把深藏在花蕊里的芬芳悠悠挥散。

而水岸的灌木丛,早已悄然绽出密如星点的小白花了,四周虫啾蛙鸣,宛若童话——这是增城区增江街大埔围清晨的模样。在广州,没有几个人不知晓大埔围,它是增城的一个村,增城处于广州的最东端,大埔围又在增城的最东端,再跨出一步就是惠州的博罗地界了。仅就围字而论,大埔围其名也土,但日子久了也习以为常,土到极致就成了天经地义。

红色村庄的发展 让慕名的脚步和目光相继涌进增城区增江街大埔围村


大埔围之所以出名,当然不是因为地理位置,而是缘于飘逸扑鼻的花香。当慕名的脚步和目光相继涌进村来的时候,它已头顶“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全国文明村庄”“全国绿色村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广州名村”这些桂冠,在电视里、报纸上和游客的朋友圈中频频展示其魅影,摇曳出缤纷的色彩。

进入大埔围时没有看到想象中的鸟,只有几只粉蝶在空中翩跹,这是一些会飞的花朵。进了村口不远便被花海包围,虽大部分是移栽过来的“新贵”,但每一株都开得兴致勃勃,开得风情万种。大凡捉笔涂鸦者皆为好色之人,对充斥于大自然的各种颜色充满好奇。且不说象征沉静与从容的紫,比拟高贵与庄严的黄,也不说热烈的红,素淡的白,单是植物的底色,那满眼的绿,便让人痴迷忘返。

除了集中栽培花卉的连片花圃,连村道两旁、民舍前后也是高低各异、错落有致的美树,各色花朵竞相争艳。我叫得出很多种花木的名字,如夹竹桃、凤凰木、鸡蛋花、大叶紫薇、红枫、夏堇、使君子、黄金叶、香彩雀……也有很多不认识的花,当然也叫不出名字,只能徒叹无知。

这实在是个鲜花盛开、树木常青的村庄,焕发童心和诗心。我不禁沉思:是什么力量给偏僻于村野一隅的大埔围带来与众不同的气象,是否村子里的每个人心底都埋着一个世外桃源?我无法想象,居住在这里的人要以怎样的心态应对这种来自大地的馨香,才不至于整天被沉醉。

花开在地里,花开在心上,沿着宽阔霸气的柏油村道行走,就是顺着植物的花语前行,就是打开一本大地写就的《诗经》,风韵雅颂一一呈现。朵朵盛开的鲜花,无不是对大埔围最确切的认可。然而,转了一大圈之后会得出另一个结论:在大埔围,真正醉人的不是花,而是层见迭出的人文景观。如果说花开花会谢,“网红”难免成为过去式,而融入村庄血脉的人文气质则不会轻易凋零。

大埔围的人文景观俯仰可见,文体活动中心、创客驿站、美丽磨坊、客家旧屋、荷塘月色、“中国梦”手绘墙、农耕园、艺术空间、卫生院,以及高等学府在这里设置的乡村体验馆等等,如棋子般散落于阡陌,构建成一个多元文化的田园综合体。我甚至看到,一家银行就开在众多并排的农舍中间,内敛而文气。

起先有些惊诧,这可是一个很特别的景致,至少在内地农村罕见;接下来我又欣欣然:乡土文化概念和金融载体在一个小小村落得到了完美聚合,农村品位在提升。可以想见,这里的村民是不缺钱的。农耕世代,黄土高天,大埔围人起先的愿望或许并不是身强体壮,更多的是因富裕带来的幸福。只有富起来才是出路,这是农人最直接的宗教,是生活本身最诚实的信仰。

大埔围的人文景观值得细细观瞻,择其要者,抗日历史纪念馆是最具村史意味的地方,是村庄的灵魂之所在。纪念馆设在村委旁边的小山坡上,拾级而上,仰头便见题写着文化大礼堂的朱红门楼,一些游客望了望便兴趣了无,不肯上去。这是一些年轻的外地游客,像从前的我一样,尚不清楚这个村子的真正根基和来历,更不会懂得,如果少了“红”的元素,大埔围的外在风光不过是石火风烛。

进了门楼,天地豁然开朗,文化大礼堂仅仅是这里的一部分,在占地10多亩的山上,建有两栋楼房和一个迥廊,前栋楼是农村青年创业实践基地和综合服务中心,后楼的一层才是抗日历史纪念馆,这里很安静,适合参观者放轻脚步,肃然聆听峥嵘岁月的回响。

大埔围的抗日烽火燃起于广州沦陷4年多以后的1943年6月,为了摧毁日军广九铁路线,并利于部队休整,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即东江纵队)宝安大队副大队长阮海天奉命率部挺进增城,在大埔围扎营,开展增博边敌后抗日活动。自此,这里的群众密切配合游击队痛击来犯,当向导、传情报、送粮弹、救伤员……谱写了一曲曲军民团结抗战的壮丽诗篇。在辽阔的中国敌后抗战版图上,标记着大埔围的另一个名字——东江纵队抗日根据地。

小山头的最顶端是忠烈广场,耸立着庄严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前摆放着不知何人敬献的两只花圈,静静地表达对英魂的缅怀。人们应该记住他们的名字,记住大埔围的来世和今生。在全村最高的地方立碑,不仅是出于对烈士的敬仰,也是让他们居高望远,不断输送着浩然正气的清流,灌溉后人的心灵。

游览中,我得到了一份意外的礼物——一本由作者签名的连环画,这是大埔围村产生的第一本正规连环画出版物,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它出自本村农民画家叶长水之手。虽说画工有些粗浅,但绘画和作文一人兼及,并能达到出版水平,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乡村天才。

这本巴掌大小的连环画根据史料内容改编而成,再现了大埔围村群众配合游击队抗日的真实场景,含金量颇高,捧在手中会有沉甸甸的厚重感。“咱村环境优美,也有着很好的红色基因,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能把本村的故事讲好,那也没有什么好东西招待客人了,更谈不上双手握有未来。”连环画的作者老叶说。这个50出头的汉子,眼光炯亮,满脸刚毅。这是我在乡下听到的最让我振聋发聩的声音。

我舍弃了去访问村官和当地富商的初衷,从老叶身上,已找到了我想探求的答案。这是个很小的世界,方圆不过2.3平方公里;这是个很大的舞台,随处彰显红色文化的意象。日月昭昭,如果当年浴血奋战的勇士在天有灵,得知昔日的战场变得繁花似锦,鲜血洇染过的红土地一派太平,该是何等的惊喜和宽慰。

走下小山坡时,终于看到了一只画眉。它栖落在一棵桂花树的枝头,一会儿唧唧喳喳,为这个出身卓绝的村庄加冕,一会儿又频频点头,以鸟类的方式为这方沃土点赞。沧桑似乎早已远去,田园牧歌空旷悠扬。大埔围没有恢弘的气势,或者说忧伤的历史故事里没有宏大的道理,但它所特有的乡土气质耐人寻味,令人难忘。起码,在广州的最东端,在一个容易被遗忘的角落,它守住了自己的脸面,并不断充实内涵和活力,使之越发生动。这也是一种了不起的新时代的担当。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