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文学作品 查看内容

永生荔乡的增城本土作家陆笙

11-8-20 02:40|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048| 评论: 0|原作者: 陈运娴

摘要: 陆笙(陆永生)老师走了,永远离开了我们。虽然三年前,医生的诊断书就下了无情的判决,但这一天的到来,我们还是感到太快了,太突然了,难以接受。打开邮箱,读文学社的孩子发来的观察日记。有个三年级的孩子写道:“ ...
陆笙(陆永生)老师走了,永远离开了我们。虽然三年前,医生的诊断书就下了无情的判决,但这一天的到来,我们还是感到太快了,太突然了,难以接受。打开邮箱,读文学社的孩子发来的观察日记。有个三年级的孩子写道:“陆伯伯教我们要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今天,我发现芒果大得很快,前几天还跟我的拳头差不多,现在有些比我爸爸的拳头还要大哩。像吊着一只只流星锤……”

如果他读了这些话,会感到多么欣慰。芒果开花的时候,他来我们学校给文学社的孩子上课。那天,他比约定的时间提早来到学校,我还在上课,也没安排老师接待他。我下楼来,他已等候在校门口了,我当时感到很惭愧,他却毫不介意。在会客室里,他与老家是派潭的陈老师热切地谈起派潭的旧友。还送给他一本《乡间物事》,陈老师请他签上名,他马上从袋里取出笔,在沙发的扶手上写起来。
    
他给文学社的孩子讲自己的读书经历,怎样提高写作水平。本来定好是讲一节课的时间,可他却谈兴甚浓,放学时间已过了,家长在大门外等着,我只好无礼地请他结束讲座。接着,十个文学社的小记者还对他进行了采访。孩子们提出了不少天真的问话,他都认真地一一作答。当时,丝毫也看不出,他是一个肝癌晚期的病人。
   
平日,每次我们问起他的病,他总是以轻松的口气回答:没事,好了。我们都相信了,也愿意相信这句话。在他病重住院期间,因为《增城文化100课》书稿的事,我打电话与他联系,问起他的健康状况,他还是说这句话,他是不想让亲人、朋友为他担心。当时,他只叫我们抓紧时间整理书稿。也许,他已预感到自己生命的太阳临近沉落了。现在,这本在他的指导下编写的书,样稿已出来了,就摆在我的桌上,封面古朴,散发着墨香,他却不能看见了。
   
就在他去世的前几天,我们去医院探望他,他还是那么健谈,竟说了两个多小时的话。他吸着氧气,神情平静,语调有点慢,但思维很清晰。平时见了面,我们谈的大多是有关写作的问题,但那天他主要说一些生活的琐事。他并没说自己的身体怎么样,倒问起我的身体好不好,我答好得很。又问起我爸爸的身体,我说他七十岁了,但身体硬朗,大概是常年劳动锻炼出来的。

他并不认识我爸爸,也许是看了我写的《与爸爸说话》那篇散文,就关心起他来了。有时他闭一下眼睛,显出疲倦的样子,我们要他睡一阵吧。他却说不想睡,睡不了那么多,昨晚8:00就睡了,12:00醒来,周围一片寂静,等着天亮。我们坐在病床前,怕他累,尽量少说话,只听他说,回答问话。他谈到了死,说自己已安排好后事,了无牵挂,把自己看做一根草一样。我们忙打断他的话,换了个话题。
   
药水从输液管里无声地滴落。氧气管冒着水泡,像水开了的样子,只是冷冰冰的,没有热气。隔一段时间,护士就进来换药、量血压、探热、询问病情。她们都说看过他的书,很喜欢。我从护士的脸上看不出一点忧虑和畏惧,她们跟对一般的病人没有两样,带点漠然的关切。有一位护士给他手臂打针时,说她自身很怕打针,我们都笑了,护士也怕打针!他就说起十多年前,去西藏旅游,在旅店里发高烧,自己给自己扎针。这么久远的事,他还记忆犹新。
   
我们看到他的嘴唇有点干,问他要不要吃点水果。他说就吃点橙吧。半个剥了皮的新奇士橙用纸巾包着,搁在冰箱顶上。我说先把橙洗一洗再吃,他说不必了,这个时候还顾忌什么呢。但他只吃了两瓣就不吃了。过了一阵,切一片青苹果给他吃。青苹果偏硬,他嚼得很有滋味,发出索索的响声。他的牙齿还很好。吃着,竟说了一句孩子气的话:好吃,可以当饭吃。我们听了都忍俊不禁,也有点释怀。我们走时,安慰他好好养病,很快会好起来的。他竟连声感谢我们来看望他,目送我们离去,在关房门的瞬间,我努力挤出一点微笑,他举起了扎着针管的手,朝我们挥别。怎能想到,这竟是永别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