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屹立在日伪心脏边缘的增城永和区抗日民主政权

11-9-1 17:12|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7439| 评论: 2|原作者: 廖国端

摘要: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东江纵队在江北地区先后建立过两个抗日民主政权。一个是博罗县抗日民主政府;还有一个就是增城县永和区抗日民主政府。永和区抗日民主政府建立于抗日战争后期的1945年1月。那时正值我东纵独立第二 ...
第二、培训地方干部,建立民众抗日组织。永和区委积极配合增城县委和东纵四支政治部举办干部培训班和地方党员培训班,培训根据地和游击区的地方干部。1945年3月10日至25日,在翟洞的何屋村举办了青年干部培训班,参加者有40人。其中有广州沙河、长湴等村的十多名党员和积极分子,培训班结束时发展了一批党员。4月5日,在禾塱梅子坑村举办了新党员培训班,学习时间5天,人数有10多人。杨德元、陈坤等负责同志亲自讲课,参加培训班的罗育文、钟振南、钟卓宏、卢镜秋、宋振坤等人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一直是增南地区坚持斗争的骨干。

培训班以后,地方党员增加到50多人。以他们为核心,根据地各村都成立了农会、妇女会、青年抗日救国会、儿童团等各种抗日群众团体。组织起来的群众都自觉地为抗日出力、出粮。如九门地的刘观平老太婆,有次从她的亲属伪联防队长罗铭那里知道罗铭要带反动军队围剿我根据地,便不顾危险,跑了十多里路送情报给卢章容,使我军有所准备。各村的抗日自卫队执行了政权职能,包括征集公粮和物资、收集情报、扩军、支前、维持治安、调解纠纷、决定村中大事等等。

第三、建立税站,征收抗日捐税、保障供给、支持军需。区政府成立后,地方干部、武装人员以及东纵四支常驻在根据地的人员经常保持在200-300人。为了解决这些人的供给,区政府在永和圩成立了总税站,由副区长石熊兼任总站长,张强任指导员。税收工作人员十多人,全部配有手枪。在根据地主要是征收公粮和对进出根据地的商人收行商税。当时对经永和圩转运至中新新塘的农产品及日用百货,税率一般为5%。

此外,对殷实守法的富户及管理村公尝的人员,税站采取劝捐政策,动员其自觉捐资支持抗日。对态度顽固的地主、财主,如洞屋冚黄屋的黄大德等人,则执行摊捐政策,硬性规定捐助数目,迫使其在政治上不敢公开与我为敌。当时贤江村有个顽固地主违反区政府禁运稻谷出境的规定,偷运了30担稻谷到罗岗出售,为我税站发现,被罚谷50担在来安市平卖给农民。

除总税站外,在游击区的白石圩,广增公路上的长平,都设立了分税站;在新塘附近的东江河边,还设立了流动税站,收取来往于广州、增城、东莞之间的行商税。由于税收人员的艰苦努力,特别是游击区税站人员的机智顽强,不怕牺牲,因此,在战斗频频的环境中,始终保障了政府工作人员和部队供给及根据地的公需。

第四、建立健全的交通站,保证了革命人员往来安全和对敌情报的及时传递。当时的永和根据地是我东江纵队罗浮山根据地的西部屏障,又是纵队挺进粤北,西进广州的前进基地,人员来往和情报传递十分频繁。区委在禾塱村卢章容家设立了交通站,由卢章容负责,交通员有刘张怀、吴亚美(女)。交通站设有几条交通线:向南经火车站到新塘联系驻新塘的增番工区书记莫福生或过东江到中堂联系东莞水乡区委;向东经塘美、竹园涌、萧塘头过增江直达罗浮山东纵司令部;向北经油麻山、均和圩到福和及增北;向西到禺北罗岗钟金涛处转广州市郊。那时,谢鹤筹、李莫平等中共领导人员进出永和根据地都由卢章容负责接送。

第五、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改善群众生活。区政府执行党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的决定》和东纵政治部“坚决执行减租减息政策”的指示,作为发动、组织、武装群众、坚持对敌斗争、巩固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措施。为了搞好这个运动,东纵四支派出杨步尧为军方代表,区委派出卢章容为农民代表,与区政府指派的贤江村的一位老秀才和一位叫刘永溪的回乡大学生作为士绅代表在来安乡开会,共同研究执行东纵政治部颁布的《减租减息条例》。

在取得一致意见后,各乡各村都召开群众大会,宣布实行“二五减租”和按规定减息,取消一切附加在农民身上的封建剥削,农民群众得到了切身利益,生产热情高涨,更加积极支持政府和部队。夏收之后,热情缴交抗日公粮,踊跃献粮。当时,宋家庄的群众曾以村公尝名义献谷100担。那时,公家粮仓充实。部队粮食得到保证。

永和抗日民主政权一直紧持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但是在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当局为了抢占胜利果实,全面控制华南重镇广州,因而从7月中旬起,就策动日伪军向我永和根据地进攻。7月12日,日、伪、顽部队近千人,从中新至新塘公路南北两路夹击攻下永和圩,并包围我驻乌榄园部队。我仙村竹园涌抗日自卫队闻讯赶来救援,被围部队安全撤出,后我军在根据地群众支援下向敌反攻,敌罗铭部伪军退出永和。

8月中旬,国民党驻增龙地区的六十三军一五三师一个团,连同蒋珠、蒋统、张金先、罗卓东等杀敌队共4000多人,从中新、镇龙、九和向我永和根据地进攻。我东纵四支队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两个中队在支队长阮海天、副支队长谢阳光率领下坚决抵抗。仗一打响,群众齐出动,年轻的拿枪上前线,老人、妇女、小孩送水送饭上前线,毫不惊慌畏缩。经过近十天战斗,敌人攻下永和圩,却始终未能占领我根据地。但由于敌军十倍于我,加上战斗中弹药消耗大无法补给,我军处境困难。

县委和支队领导分析研究了敌情,认为日寇投降后形势发生了变化,国民党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向我进攻,继续固守坚持于我很不利。决定主动撤出永和根据地,转移到罗浮山根据地向东纵司令部靠拢。8月22日傍晚,区委和部队立即动员群众进行坚壁,把粮食、物资掩藏好,并宣布年青人愿意跟部队走的可以随队撤退,不愿走的则掩护老弱妇孺到山林中掩蔽。动员之后,群众毫无怨言,立即行动。几小时后便全部坚壁和疏散完毕。

黄旗中队全部随部队转移。深夜12时开始突围。东纵四支队和县、区机关以及一部分群众,从禾塱出发,经过永和圩边,直指仙村蓝山,拂晓时跳出了敌人包围圈,两天后到达罗浮山。我军撤离永和根据地后,敌人凶性大发,烧毁了禾塱、石迳、木棉冚、蕉冚、坝子、泥迳冚、叶岭、大旺村等十多个村庄,掠走群众全部财物,还抓走35名群众,勒索大批赎金。但是经过革命斗争锻炼的永和地区人民,在经历一年多低潮后,1947年,又高举起解放战争的旗帜,恢复武装斗争,最终迎来了解放。永和区抗日民主政权的功绩永存!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fendou 15-9-3 10:32
温振东为国家贡献那么,却给自己国家冤枉致死,真得不值得。
引用 xtynyige 15-8-8 01:39
温振东后来在文化革命中被人害死了

查看全部评论(2)

  • 广州市增城区香蕉产量的气象预报模型 为乡
  • 试探广州市增城区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 广州市增城区41个气象观测站2011—2021年强
  • 从深山非遗到网红打卡地 增城区派潭镇背阴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五一"首日迎客6万人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