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011年9月15日深入增城市派潭镇围园村莲塘新村了解到,村中一位年近八旬的孤寡老人罗镜湖由于患有坐骨神经痛导致起居困难,无人照料,每日只能靠止痛散缓解痛楚。记者在对罗镜湖进行采访时,从他的口中得知他还有一名侄子罗水成,因中风致残,由同样年近八旬的五保户堂叔罗观富照顾,而与他们为邻的同宗亲戚麦彩兰也是一位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同一条巷中,这三个困难户生活相当困难。 孤寡老人罗镜湖:无儿无女卧病床期盼入住养老院 2011年9月15日,记者来到派潭镇围园村莲塘新村一巷罗镜湖老人所居住的泥砖房里看到,房内杂乱不堪,止痛散包装纸撒落满地,并传出阵阵酸臭味,屋顶瓦砾也因日久失修而破了几个洞。撑着拐杖的罗镜湖在屋中蹒跚挪动,张罗着他的午餐——咸鱼、白饭,口里一边含糊地呻吟着“哎呦,好疼!”看见有人进来,他警惕地喊道“你们是谁?来干什么的?”当了解到记者的来意后,他才放松警惕,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情况。 “我无儿无女,本以收废品为生,如今患上坐骨神经痛,出行不便,即使有钱也到不了医院看病,每天只能靠吃止痛散止痛。屋里又未接上自来水,喝水成了一大难题。”罗镜湖告诉记者,如今他仅靠每个月130元的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和30元的长寿保健金度日。“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住进养老院,安享晚年。”罗镜湖说。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罗镜湖在村中有两名侄子罗水成和罗巨坤,其中罗巨坤及其妻子周雪琴,靠务农维生,有一双年幼的儿女需要抚养,经济相当拮据,只能偶尔照顾、接济罗镜湖。
五保户老人罗观富:独力照顾残疾堂侄忧心堂侄日后生活 独居老人麦彩兰:儿女收入甚低无奈独居村中 无独有偶,罗观富的同宗老邻居麦彩兰也同样经受着病痛的折磨。她嫁给一个贫穷的农夫,育有五女一子,如今儿女各自成家,生活困难,仅靠在荔城打工的儿子罗许添赡养。麦彩兰与罗观富的房子仅一墙之隔,两家同门而入,其中她家的一片屋顶摇摇欲坠。78岁的麦彩兰自去年中风后,双腿知觉渐失,软弱无力,只能终日坐在床上,由一户远房亲戚为她送饭度日。记者看到,在她的家中,虽然洗手间离睡床仅两米左右,但对于失去行动能力的她而言,已是一段漫长的距离,因为她必须坐在一座由几张木凳子搭成的“小木桥”上艰难地挪过去。 据了解,麦彩兰的五个女儿分别嫁至小楼、派潭、荔城等地,多以务农为生,家境并不富裕,其中50多岁的大女儿也已中风,失去劳动能力。儿子罗许添是农村客运班车司机,儿媳以打散工为职,收入极不稳定,夫妇俩在增江街租房居住,供养两个孩子念高中。去年麦彩兰中风时在荔城住院治疗,罗许添东拼西凑才付清了母亲的医疗费,现已是负债累累。麦彩兰出院时,曾在儿子住处暂住十多天,但由于出租人不允许,无奈的罗许添只好把母亲送回老家,让她独居村中。“我现在最期待的就是节假日的到来,这样就可以看到儿女们了。”麦彩兰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