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文学作品 查看内容

拜谒增城市明代大儒湛若水墓

11-12-12 05:30|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073| 评论: 0

摘要: 这应该是一位有着无穷魅力的先哲,不然,何以有那么多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向他靠拢?这应该是一方富有灵性且智慧的山水,要不,怎会有无数英雄儿女在此挥写出无数如歌如泣的动人篇章?新塘,这个繁华的古镇,它的历史 ...
这应该是一位有着无穷魅力的先哲,不然,何以有那么多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向他靠拢?这应该是一方富有灵性且智慧的山水,要不,怎会有无数英雄儿女在此挥写出无数如歌如泣的动人篇章?新塘,这个繁华的古镇,它的历史因为湛若水这样不朽的伟人而更加熠熠生辉,这方山水也因此具有了不同凡响的特质与更深层次的内涵……

一支由70多辆小车和巴士组成的车队从新塘镇迤逦而出,如一条长龙向一个叫天蚕山的地方进发,那里有一座500年的古墓,明代大儒湛若水就长眠在此。湛若水,对于我这个异乡人来说并不十分熟悉,直到前一天接到电话被邀参加盛典活动,才对这个历史名人产生了兴趣。翻开1979年版的《辞海》和1982年版的《中国名人大词典》,查找到湛若水条目,称他为“明哲学家”、“明理学家”。

有关权威史料也多有记载,比较全面的介绍为——湛若水(1466-1560)初名露,字民泽,因避祖讳,改名为雨,后定名若水,字元明,号甘泉,谥文简,加封太子少保,增城新塘人。是明朝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历任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参与朝廷议政大事,直至75岁才致仕,返回广东居住,并从此潜心教育活动达20年之久。明朝三十九年(1560)病逝,终年95岁。

时令在大地上渐进深入,车队疾驰如箭,直指山峦碧翠的村野。行不多时,大小车辆陆续在路边停下——陂头村天蚕山到了。人们从车里鱼贯而出,近400人汇成两、三股壮观的人流,向荆棘丛生的山坡蠕动。我和增城市政协委员、增城市私营企业协会新塘分会会长湛柱辉、湛学驹等人一起前行。作为卓有成就的民营企业家,他们更能深切地体会到先祖的悠远和高深。

他们告诉我,新塘镇因一世祖湛露围河筑塘而得名,如果说一世祖繁衍了后世,七世祖湛若水则给子孙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精神遗产。湛若水是新塘1·3万湛氏儿女的骄傲,更是所有增城人的自豪。这次为若水墓修立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纪念碑,并举行盛典,是对已故祖先进行缅怀和追忆,更是为了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加强炎黄子孙的文化认同感和寻根意识,因而引起了各界的重视,盛况空前——香港太平绅士、增城市特邀政协委员、增城市荣誉市民湛兆霖来了,台湾湛氏联谊会会长湛荣金来了,四川等地的湛姓代表来了。更让人感动的是,江西一名75岁右腿不便的老人,坐着轮椅由儿子推着辗转而来。

说话间,我们已经来到湛若水墓道前。从墓前牌坊至墓室,有长达1.5公里的神道。神道两侧分列着大型石雕羊、虎、马,文武官俑各一对。这些石雕均以明代最典型的石雕材料水成岩吊凿而成,无不技工精湛,栩栩如生。有一石雕人像和石华表已有不同程度风化或人为损坏,但神韵犹存,凛然古朴。顺坡而上,就见湛若水墓展现在天蚕山南坡浓荫如盖的荔枝树下。

这是一个有别于任何墓葬的独特建筑,墓地虽经历500年风雨,仍保持完好。墓室主体建筑依山势而建,共分为4级,形如交椅,风格特异。整个墓地十分开阔,庑殿顶刻有篆文“谕葬”字样,由此可见主人的政治地位和墓室的政治规格,右侧墓墙上方刻有“山斗八座”4字,左侧墓墙上方刻有“真儒千载”4字,现在仍可依稀辨识,诠释了湛若水一生的政治风范和学术成就。据载,湛若水去世后,曾浮厝广州3年,为防止墓葬遭盗,出殡时7路同出,其亲人、弟子为他修建了多处疑冢与衣冠冢。

因此民间传说湛墓共有7处,其真实墓地究竟为何处一直不为世人所知,直到1989年,永和天蚕山的湛若水墓发生被盗事件,该墓才被认定为湛若水的真墓。其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在2002年就公布湛若水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正式挂牌,选择这个秋色清明的重阳节揭幕也许更有特殊意义。眼下,新石碑呈方柱形,立于墓地左前方约30米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湛若水墓”的字体格外醒目。人们陆续聚拢踏上墓基,“金猪”抬上来,鲜果美酒摆上来,香烛燃起来,全体肃立于墓前,有如层层积雪匍踞于冰窟周围。

看得出,湛柱辉先生和湛学驹先生揭幕时心情是肃穆和庄重的。任何人面对如此遥不可及而又德运昌盛的先人,都会怀着一丝不苟的崇敬之情。祭祀的人们排起长队擎着香烛在牌位前一一拜谒,一名来自重庆的少女把刚采摘的一束山花敬献在湛若水墓前,虔诚地闭目伫立良久。我知道,若水墓和其它土地上的任何墓地一样,又将在日夜的变换中进入一个新的冬天,而沉默的哲人是埋伏在墓穴里一束永恒的阳光,思想的光辉会给后人带来无限的温暖……

当一系列盛典结束后,人们已登车离去。一只野鸟匆匆掠过,墓地复归阒寂。我留连在积满旧日光的土坡,踩过松软的落叶,体味一种仿佛来自远古的静。在一个速度的世界里,所有好时光都会成为浮云苍狗,所有超过时间的先祖都已经安静地躺下来。雄才大略如湛若水者,真性情的学识和真性情的品格早已构成千古不坍的精神城堡,在这风雨沧桑的领地,颂词或祭文其实已不重要。作为明代大儒,湛若水是时代的,是中华民族的。

他从政时,主张“天下民庶实为邦本”,深得世宗皇帝倚重和信任。作为一代理学宗师,天下士子无不敬慕,门徒达4000之众,其学说在当时与大学者王阳明并称“王湛之学”。湛若水毕其一生以著书立说和兴学育贤为己任,亲自修订《大科训规》,热心捐款赞助书院,得其“馆谷”的书院达28所,从家乡增城到广州、南海、扬州、徽州、武夷等,遍布半个中国。现今,新塘人为了继承发扬湛若水尊师重教的遗风,将很多湛氏祠堂一面保存,一面当做学校使用。如新塘中学、新塘第一小学,甘涌小学等等。
      
湛柱辉先生告诉我,增城既是湛若水的故乡,也是南宋政治文化名人崔与之的故乡。增城人民一直以两大贤士而自豪,增城市委、市政府也十分珍惜难得的文化遗产,经常以两位历史文化名人为官清廉、是非分明、刚正不阿的事迹和精神作为历史教材,弘扬“做人以立品为先,读书以潜心为要”的美德,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和个人修养。增城是名人故里,又是著名的挂绿荔枝之乡。还有一种叫“尚书怀”的荔枝品种,据传是明朝弘治年间,湛若水从福建带回荔枝核亲手培育而成。“尚书怀”荔枝品质好,味道鲜美且年年丰收。

名人佳果,相得益彰,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产。据了解,增城市政府原计划依托名儒大墓开发建设一座面积达8万平方米的“湛若水公园”,把散落在群星、东华、南香山、白江等地的湛氏古祖墓、古祠堂勾串起来,连同附近的古民宅、古村落一起,打造一条历史文化旅游链,并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湛若水墓作为爱国主义基地向外开放。这样一来既保护了名人遗迹,又提升了新塘镇乃至增城市的历史地位和人文知名度,委实是一大幸事。      3389832980228619 -->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