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杨爱华
杨爱华,女,永和镇人。1980年毕业于海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1982年调回增城中学任教。她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愉快教学”方法,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同时,运用“转换法”化难为易,使知识系统化。他担任4届高中毕业班,高考英语均取得较好成绩。1993年后担任增城中学副校长、校长职务,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实施“以法治校、以德治校和以情治校”的管理模式,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质量一年比一年提高,高考上线率居全市之首。1994年获增城市“十大教学能手”和市“先进工作者”称号。1995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和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特等奖”。1997年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 9.万来金
万来金,石滩镇人。1987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毕业后分配增城畜牧局工作。在任市合兴猪场场长期间,进行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使原来年产生猪4000头规模发展到年产10000头,从年亏损43万元变为盈利400多万元。1997年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广州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00年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2003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0.邹细球
邹细球,三江镇人。从1988年开始,先后在岗尾村上洲、黄牛公、庄窑岭(土名)承包旱地20亩、荒山50亩,用科学技术种果养鸡,实行立体化种养。经过10多年辛勤劳动,把昔日荒山变成“金山宝地”。1996年生产肉鸡2万只,收成龙眼1000多公斤,荔枝1250公斤,总收入40多万元。同年又在石滩镇郑田村承包山头300亩,成为当地种养大户之一。他富裕后将自己多年摸索的种养经验传授给村民,资助贫困户解决生产资金困难,帮助村民修鸡舍、嫁接荔枝和解决种苗、饲料供给等问题。1997年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 11.罗秀文 罗秀文,女,兴宁县人,增城市地方公路管理总站工程师。她长年累月,起早摸黑在工地现场勘察测量,经常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身尘,雨天一身泥,从无怨言。10多年来,她共参与设计县道50多公里,行政村道300多公里,自然村道170多公里。还负责设计中小桥梁20多座。经她设计的公路、桥梁工程均通过上级部门审验认可。2005年,被评为“广州市劳动模范”。 12.肖衍琼
肖衍琼,女,石滩镇人,塘头村种养专业户。1993年承包山地种植荔枝,夫妻俩扎根果园,依靠科学劳动致富。早年种植的荔枝850多棵,1998年挂果收入20多万元。她利用积累的资金再承包当地140亩荒山,全部种上荔枝。她富裕后,热心助人,出资购置台凳办起村种养技术学习班,自费邀请广州市专家前来授课、指导。为困难的农户捐资、捐种苗,发展生产共同致富。多次荣获省、广州市“三八红旗手”、“种养女能手”称号,2000年被授予“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13.石亚涛
石亚涛,派潭镇人。1982年任县公路局派潭道班班长。他爱岗敬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20世纪90年代初,增派公路是砂石路,公路经常出现险情,那里有险情,他就出现在那里。90年代末铺筑水泥路后,晚上运石车会掉下石头,他经常巡路清除石头,确保路段行车安全。他以道班为家,每逢节假日都在道班度过,有时连晚上及公休日也上路巡查,确保40公里公路行车安全。1990年至1999年派潭道班连续10年被增城市和广州市公路局评为文明单位。他本人于2000年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 14.刘伙源
刘伙源,增城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他工作扎实勤恳,屡破大案要案。2000年,组织和参与侦破省公安厅及增城市督办的特大案件6宗,破获各类重大刑事案560宗,抓获犯罪嫌疑人121名,摧毁盗抢机动车及入屋盗窃团伙31个,为群众追回23辆汽车、47辆摩托车及其他赃物价值近500多万元。他于1998~2000年,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01年被省公安厅授予“广东省优秀人民警察”;2002年被广州市公安局授予“羊城优秀青年卫士”称号。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 15.吴冠云
吴冠云,女,镇龙镇九楼村专业户。1981年,承包5亩荒地,种值三华李、橙、木薯等,并办起养猪场。1986年,她又承包合作社石场,由于善于管理,盈利逾百万元。1997年又承包一片荒山,种荔枝、龙眼、芒果、白榄等水果,养殖80多亩鱼塘。2001年在果园内建餐厅、客房,兴办农家乐生态旅游。她于2001年被评为广州市“三八”红旗手,2002年当选广州市妇女第十一届大会代表,并被广州市妇联推荐为广东省“巾帼科技兴农带头人”。2003年被评为“广州市劳动模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