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峰山是增城南部地区一座风光秀丽的名山,寺院远近闻名、古迹众多、是清朝诗人学士结社酬唱的胜地,也是增城众多的山中仅有几个写入县志的名山。相传清代康熙年间,黄山僧人南樵和尚云游至此,喜爱山中岩壑苍深,林峦幽邃,故在山中结巢而栖,更号巢僧。后得附近村民施赠山地,募化金银而创建了海门禅院和开拓山中自然景色。 禅院建于华峰山最佳景色的梅花谷,谷中林深青密,石秀泉清,曲经幽静,是个参禅和避暑的好地方。又过二百多年,经十三代主持僧的苦心经营,到同光年间,把山中装点得“选胜之骚人时来题,寻芳之逸士相与流连。”华峰山上的殿阁楼台虽然给日寇烧毁了。但青山依旧,绿水长流,山中还遗留下很多摩崖、石刻、碑偈、诗文以及动人的故事。 民国以前,增城县、都(镇)、村都有对八景的评选和研究,有的村八景早在宋朝已载入族谱。增城县八景,订在明朝永乐年间;永乐以后,县、都、村都评选八景。据古籍记载,解放前增城县八景评选了三次。《华峰山寺志》载,清朝康熙壬戌年间,评选了华峰山海门禅寺八景。增城古寺庙在解放前统计,超过一百间,唯华峰山海门禅寺评选过八景. 第一景 断尘师僧 在华峰山进入海门禅院,有三块露面巨石,六七米高,刻有“断尘”二字,由于巨石挡住去路,必须拐弯.由石旁的灌木丛林经过。清道光年间,增城副贡关华宇《断尘石僧师》诗云:“石气苍凉晚色晴,长松古道夹僧行。芒鞋乱踏春云薄,竹枝轻挑秋月明。世路险戏常觉觉,尘缘解脱自平平。笑看名利关头客,何日归来了此生。” 第二景 整衣晚眺 过了华峰山断尘景后,直望前边,有一块巨石,平面直照,似警醒僧人:“你的袈裟穿着整齐吗?”此景故名整衣石,关华宇的《整衣台晚眺》诗云:“振衣高上整衣台,傍晚登临亦快哉。鸟倦飞从深树去,樵归歌向夕阳回。风生两袖襟怀爽,月出三山眼界开。好景当前看不厌,禅关幽静任徘徊”。道光年间,秋闱落第、获取监生的吴翰和关华宇诗云:高台认整衣,斜阳悬古木;翘望东南樵,烟云时往复。” 第三景 观瀑雨霁 由整衣台往南走,未见景点先听瀑泉声,抬头一望,便见两块伏地巨石,观瀑巨字,直照眼帘。关华宇游此景,也有《观瀑台雨雾》诗云:“现瀑人来雨乍晴,登台爽气扑眉生。白龙擘峡从天下,黄犊冲烟聚野耕。芳草易醒蝴蝶梦,斜阳又听鹧鸪声。三千世界分明认,拄杖疑从画里行”。吴翰也和诗一首:高台欲凌云,飞瀑惊溅雪。瀑声如雨声,犹如雨未绝。” 第四景 一叶乘凉 在流水潺潺的树林边,建了一叶亭,供游人或僧人暑天乘凉,雨天避雨,亭若长形,绿瓦盖顶,形若树叶.故名“一叶乘凉”景。关华宇《一叶轩乘凉》诗云:“倚槛披襟兴更幽,何须避暑到罗浮。泉声暗作千峰雨,树色凉生六月秋。自是此间无热客,相逢我辈亦清流。问谁引得松风去,吹散尘中懊恼愁。” 第五景 听琴流泉 在一叶轩亭前,有两块似青蛙形的巨石,石下泉水萦迴,叮噹作响,犹如仙女在石下作琴,琴音婉婉有韵,故名。邑人举茂才的关元勋《听琴石流泉》诗云:“半壁冷冷别有情,一声流水一弦清。宫商合拍原天籁,高下无心任月明。钟子知音休负约,巢公洗耳待逃名。空山古调知谁和,时听松间白鹤鸣。” 第六景 蝴蝶探花 在海门禅院后,有土名叫蝴蝶洞,洞里长满黄菊、野花,蝴蝶飞舞,取花作乐,故名。清道光间增城茂才李以桓写《蝴蝶洞探花》诗云:“香风习习蝶团飞,客至寻芳值午晖。一部华严生富贵,三春晴淑斗芬菲。眼前幻境心同化,身外闲情梦想非。欲问维摩参以谛,拈花权当作皈依。” 第七景 阿耨月印 海门禅院门前,有一月形池,又名照塘,是古建筑中常备的风水池。池形特别,象猪八戒手中武器“九齿耨扒”。池水很清,夜间明月常印在池中,故名“阿耨月印”。邑人贡生叶欣荣有《阿耨池印月》诗云:“朗月舒波夜气生,池开阿耨碧盈盈。玉壶片影传神淡,金粟前身撤底清。慧水化为珠女媚,莲花幻作镜花明。十方世界应同照,色相空时众妙呈。” 第八景 卧云枕石 华峰山洞里的西北边,有座较高的山峰,名叫卧云峰,每逢大雨过后,山谷里的水蒸气化作云雾,从东南吹到西北边升上天空。卧云峰经常有云雾萦绕,故得名卧云峰。卧云峰半山腰,有块巨石叫枕云石。故得卧云枕石景。增城茂才关元勋写了《卧云洞枕石》诗云:“何来叱石倚云边,疑是维摩古洞天。饱看烟霞成素癖,好从林壑结清缘。地离嚣俗尘难染,人具慈悲梦亦圆。可是生公曾说法,顿教顽质傍诗肩。”吴翰亦有《卧云洞枕石》诗云:一览白云深,四围岚气冻。山客枕石眠,鸟啼破幽梦”。清嘉庆朝获贡生的叶筱曹也有《卧云洞枕石》诗:“云过山无迹,泉流石有声。何人欹枕卧,落叶任纵横。” 华峰山的景色、变迁和历代文人在华峰吟唱的盛况,都在历代华峰诗社诗友的诗词中得到真实、生动而又形象的反映。其中不少是诗中珍品。道光年间增城贡生关华宇《观瀑台雨斋》这样描绘华峰山的景色:“观瀑人来雨乍晴,登台气爽朴眉生。白龙攀峡从天下,黄窦冲烟聚野耕。芳草易醒蚍入梦,斜阳又听鹧鸪声。三千世界分明认,挂杖疑从画里行。”清代东莞秀才邵汝材《冬日游华峰》:“十年梦想到华峰,附葛攀萝绝壑通。一道云流开胜境,几重林密驻吟综。高僧话旧频联榻,古寺寻幽乍听钟。欲探寒梅消息近,迎人犬吠水声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