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向都市型观光型产业化发展 派潭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田园风光,并且近年来派潭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坚决不发展有污染的工业,促使这片土地成为发展都市型、观光型农业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好地方。密石大红柿、派潭粉葛、派潭凉粉草是该镇的三件宝,更是远近闻名的特产。近年来,派潭镇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大力发展蔬菜、花卉、凉粉草等都市型农业。 引进了合利菜场、马村蔬菜种植基地、凉粉草种植基地等多个农业龙头项目,有效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农田基本建设不断完善,完成了派潭、大埔、围元等一大批农田硬底化工程及排灌渠改造工程,全镇农田硬底化面积近10000亩。注册“白水仙瀑”、“派潭仙草”等商标,用于粉葛、大红柿、矿泉水、凉粉草等土特产品的开发,促进旅游与农业的有机结合。 下一步,派潭镇将以农民增收为主题,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建设旅游观光农业项目和花卉苗木基地,引进派潭“三宝”——凉粉草、水晶粉葛、红柿的深加工项目,加大对竹、木、藤等工艺品的开发,通过深加工项目带动农业向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特色农业走上致富快车道 今日的广州派潭镇大埔村,早已不是往日的穷乡僻壤,如今已变成了林茂果硕的绿色家园,这是该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原本大埔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发展经济困难重重。近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该村实现“五通”,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抓住这一机遇,大埔村迅速迈出发展经济的步伐。 该村立足本村实际,面向市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栽花种木,现全村树林覆盖率达到35.6%,同时,通过实施“以果带林,以林带绿”战略,形成了“绿色经济产业”,并先后建成了荔枝、优质香蕉等一批优质高产高效林果基地。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大埔村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村民靠特色农业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在派潭镇,像大埔村这样靠特色农业致富的并不是“仅此一家”,据该镇负责人介绍,该镇围绕市场需求和旅游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都市农业综合效益明显。合利菜场、邓路吓鸡场等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稳步发展,新引进的德成菜场、大埔包心芥菜种植场等农业基地生产效益良好。不断加大白水寨番薯、粉葛、红柿、凉粉草等农产品的深加工、包装和推介力度,派潭农业“白水寨”品牌不断增值。 以番薯节为契机,开发特色农产品 白水仙境,番薯飘香。从2009年开始的白水寨番薯美食文化节吸引附近的八方游客,据说白水寨的番薯就产自4a级风景区白水寨,相传何仙姑为解救增城北部为疫病和饥荒所困的山民,在白水寨的山头田头,采药种薯,仙薯是因为沾了何仙姑的仙气,常吃可长寿而得名,以红皮黄心、红皮紫心、吹过冬季北风的为上上品。美丽的传说表达着人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而白水寨番薯美食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却意味着派潭镇正在塑造一个崭新的美食文化形象,努力打造美食派潭,推广派潭番薯美食文化,带领全镇农民加速发家致富。 该镇负责人也表示,派潭镇将继续充分发挥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综合效益,以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为目标,实现现代农业的多元化、产业化发展,并要深入推进都市农业和旅游业融合,结合旅游业发展,依托凉粉草、水晶粉葛、红柿以及白水寨番薯等“增城十宝”,努力引进建设农产品深加工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强策划、包装和推介工作,提升“白水寨”优质农产品形象,进一步促使农产品转变为旅游商品,带动农民增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派潭镇以文明示范村、旅游村创建工作为抓手,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与文明示范村、旅游村创建工作相结合,以创建促旅游,以旅游促发展,带旺旅游经济,带动农民增收。在完成第一批3个文明示范村创建工作的基础上,派潭镇2010年又对9个文明示范村进行规划建设。榕树吓村投资100多万元建成档次较高的村级休闲公园。 派潭镇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镇下一步将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搞好镇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到2010基本完成50亩连片农田标准化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生产和城镇有序转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遵循“国地制宜、优势互补、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方针,实行分类指导,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形成合理布局、合作有序、各展其长、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2010年,派潭镇重点完成了背阴、密石等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建,加紧推进主干道沿线村庄环境优化工程,打造了一批环境优美、村容整洁、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村。“生态立镇、旅游旺镇、农业富民”,派潭镇的发展理念多方探索“绿色崛起”之路,效果正在逐步显现,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颗北回归线上的“瑰丽翡翠”明天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