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风土人情 查看内容

探访增城市仙村镇:仙气缭绕绥宁都 文德陈氏图自强 名士英雄馨竹园

14-8-15 08:06|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4239| 评论: 0|原作者: 任问墨|来自: 增城社区报

摘要: 坐落于东江北岸的增城市仙村镇,有着最诗意、最神秘的名字。这个因仙而得名的小镇,许是得了仙人的庇佑,一直风调雨顺,民丰物阜。与名士风流的朱村街一样,在仙村,大小各异,年代不同的宗祠有40多座。此次走访,记 ...


自此,定居在仙村的陈氏后人享受着仙村山水的熏陶,过上了依山傍水的宁静生活。古人有训:“饮水而思源,敬宗而修庙”,陈氏后人始终谨记着这一点,不忘文德公的功劳,故修建陈氏大宗祠以纪念这位开基之祖。对于陈氏族人来说,修建宗祠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先人,背后所反映的更多是同族人生生不息的寻根心理,使人们的归属感在宗祠中得以体现与认同。

进一步来看,正如陈润林所言,“建立陈氏大宗祠,更多的是鼓励后人向先祖学习,发奋图强。”这种以宗祠作为寄托,承先人之厚德的文化,在文德陈氏大宗祠中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几百年来,陈氏族人慎终追远,光宗耀祖,将陈氏宗族一代又一代地壮大,先人的血脉与精神在经历岁月的磨洗后依然熠熠生辉。在仙村,陈姓是大姓,文德陈氏大宗祠因为增城“四大宗祠”之一而成为世人研究宗祠文化和广府建筑的一个秘境。

浴血奋战在竹园缅怀先烈遗踪

竹园涌,位于仙村镇的东南部,是一个承载着众多历史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竹园人民积极支持和参加抗战,组织抗战武装队伍,与日本鬼子英勇奋战。其中,由阮海天参与领导的竹园涌抗日游击队最为人熟知。在这个阮氏族人聚居的村子里,土生土长的竹园人对阮海天这个名字绝不会陌生。抗战爆发后,阮海天回到家乡开展抗战工作;

他建立竹园涌自卫队,并组织动员竹园涌群众进行军事训练,带领着他们团结抗战。1938年10月下旬,日军窜扰仙村一带,阮海天与常备队队长单容沛率领常备队及数百武装群众在竹园涌截击日军,打响了增城人民武装抗日的第一枪。随后,这位卓越的指挥员带领着部队打了一场又一场的硬仗。解放战争时期,阮海天率队多次粉碎国民党的围攻,冲出包围,终于迎来仙村的解放。

穿过竹园涌大小不一的巷子,沿着当年抗战英雄的足迹,去寻找先烈们留下的抗战痕迹,感受他们的爱国情怀。在竹园涌抗日游击队遗址、阮海天故居、中共仙村支部旧址神山庙,岁月的洗礼已将战争的硝烟冲刷得一干二净。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破残的房屋,斑驳的老墙,纷乱的杂草,或多或少透露出几分沧桑与无奈。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初那个硝烟四起的竹园涌早已恢复了平静与安宁,英雄先烈们的浴血奋战为今天的竹园涌人换来了安详富足的生活。当竹园涌的村民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享受着荔枝的美味时,不知是否还会说起数十年前那些抗战英雄的光辉事迹?

没有神仙的传说就没有仙村这个名字的由来,没有数以万计个像陈文德这样富有智慧的祖先,也就没有如今熙熙攘攘的仙村镇人,而没有象阮海天这样奋起守卫仙村的英雄人物,就更没有现在仙村。仙村人是乐于奉献的,不管在古时,还是今朝。竭诚以佑大众,正是这个小镇长盛不衰的秘方。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